语文五下一单元

语文五下一单元

ID:42577256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8

语文五下一单元_第1页
语文五下一单元_第2页
语文五下一单元_第3页
语文五下一单元_第4页
语文五下一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五下一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子歌》教案第一课时主备人:贾银萍教学目标:1、认识两个生字,会写三个。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它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教学重难点: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2、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它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备课时间:2016.2.26授课时间:2016.3.2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1、引入:春节家家户户都贴对联,对联也叫对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对子歌》。(板书课题)。二、走进文本,探究学习。(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

2、字音。(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3)指名读。评价。纠正错音。(4)分组比赛读。(5)圈出相对的词语。学习“钧”、“蓑”。(6)思考:对子歌有哪些特点?学生尝试画,教师相机巡视指导。教师点拨。(7)书写生字:鸿钧蓑三、当堂训练必做题:(1)语文书3页拓展与运用。(2)积累四、作业背诵对子歌,完成对应练习册五、板书设计对子歌云———雨来鸿———去燕三尺剑———六钧弓对子: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反思:蓑衣的蓑字掌握不好。对子朗朗上口,部分学生能够当堂背诵,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体会对子的特点。背诵个别学生有难度。《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第一课时主备人:贾银萍教学目标:1

3、、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联的情景。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语言文化魅力,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想象对联的意境。教学准备:搜集资料,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备课时间:2016.2.27授课时间:2016.3.3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对子,也就是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在生活当中,对联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对联的故事。(板书课题)。简介郑板桥(小资料)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

4、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独具风格。有《板桥全集》等。二、走进文本。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流利,边读边圈画出生字。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会组词。3、教师小结:注意艘是平舌音,骤是翘舌音。斛、菱的读音也易错。出示“斛”的图片。介绍是古代的旧量器。指导书写:注意袅、骤、碑的书写。4、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三、当堂训练练习册第二课时一、直接引入二、探究学习。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对联中相对的词语。2、练习有感情朗读对联。三、当堂训练:6页积累四、作业:背诵文中及课后积累中对联并抄写2遍,完成对应练习册。五、板书设计郑板桥题联赠渔民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

5、珠反思:本文课文难度不大。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学生背诵较好。故事短小,情节简单,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文中对联。基础知识方面:搜字的写法要着重指导、强调。《茶酒联趣》教案《茶酒联趣》教案第一课时主备人:贾银萍教学目标:1.认识一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对联的妙处。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对对联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之情。课时安排:两课时备课时间:2016.2.27授课时间:2016.3.4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对联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步读文,

6、学习新知。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流利,边读边圈画出生字。2、指名读文、评价。纠正字音。注意“咐”的读音。“吩咐”、“嘱咐”时读轻声。3、说说主要内容。4、熟读成诵(8页积累)三、当堂训练练习册第二课时1、直接引入2、走入文本,研读课文。(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对联中相对的词语。思考:这副对联妙在哪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律。(3)能复述课文。小组内练习复述。(4)指导有感情朗读。3、思考与交流和拓展与运用4、作业背诵文中及课后积累中对联并抄写2遍完成对应练习册5、板书设计茶酒联趣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

7、酒来反思:本篇课文篇幅不长,学生熟读之后能够复述出课文大意,但语言不够简练,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训练。基础知识方面还是个别学生预习不充分,没有形成较好的自学预习习惯,需要落实基础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