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天气和气候

专题四天气和气候

ID:42619736

大小:2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9

专题四天气和气候_第1页
专题四天气和气候_第2页
专题四天气和气候_第3页
专题四天气和气候_第4页
专题四天气和气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天气和气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四天气和气候复习目标:1。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2.掌握世界重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学会对气候图表、资料的判读和应用一、知识联系二、知识整理1.大气物质及垂直分层(1)主要物质及对环境的作用: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的保护伞)(2)垂直分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压和气温的变化特点)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60C/1000米→大气对流运动+水汽和尘埃→天气和气候);有关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的原因:热量直接来自地面;(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下午二点、最低值出现在凌晨日出时)平流层(

2、臭氧层、最佳飞行层);高层大气。2.太阳辐射与大气运动(1)太阳辐射12影响因素与分布: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大气透明度(云量多,透明度小;海拔高,透明度大);(2)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和下沉)→产生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热力环流示意图。关于风向:高气压→低气压,并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行星风系与气候(1)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对气候的水热状况的影响。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赤

3、道附近热力因素上升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0附近动力因素下沉高温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600动力因素上升温和湿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附近热力因素下沉寒冷少雨风带分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赤道低压/副高之间东北风东南风较干燥中纬西风副高/副极地低压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和湿润极地东风极地高压/副极地低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寒冷干燥结论:①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为多雨地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区为少雨地带例外地区:如副热带东岸多雨(因受夏季风、台风、暖流及地形抬升的影响)(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

4、季南移;南半球相反(3)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赤道低气压→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12副热带高气压→终年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西风带→终年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0-600大陆西岸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轮流控制→终年高温,一年中分湿季和干季(热带草原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轮流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0-400大陆西岸4.季风与我国的雨带(1)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改变冬夏季海平面气压分布→形成西北季风和东南

5、季风(亚洲东部季风)、东北季风(亚洲南部冬季风)。冬季:同纬度海陆存在热力差异,大陆上形成冷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阿留申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同纬度海陆存在热力差异,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该纬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夏威夷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②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西南季风(亚洲南部的夏季风)。(2)季风的特点:冬季风:偏北风(高纬→低纬,大陆→海洋),寒冷干燥(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亚洲南部盛行东北风)夏季风:偏南风(低纬→高纬,海洋→大陆),高温多雨

6、(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亚洲南部盛行西南风)(3)我国的季风①东部季风区:划分依据(深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致分布界线②影响我国的雨带:雨带的形成随着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北移动和夏季风的进退,在冬夏季风之间形成锋面(雨带)。随着夏季风的盛行,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逐渐形成雨季。(利用示意图)12雨带停留的一般规律:4、5月份(华南地区);5月(南岭);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梅雨天气;7月上旬(华北地区);7、8月份(东北地区);9、10月份(快速南撤)雨带的影响:造成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从而影响南、北方

7、地区河流径流的总量和季节变化副热带高压和夏季风的强弱不定→雨带移动的不稳定→造成各地降水异常,易造成水旱灾害;(一般夏季风强→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北旱南涝)5.天气与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分类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温气压阴晴阴晴风气温气压阴晴冷锋高低晴雨雪大风降低升高转晴暖锋低高晴多连续性降水不大升高降低转晴(2)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气旋反气旋气压分布低气压高气压气流状况四周→中心(北半球:逆时针)中心→四周(北半球:顺时针)中心气流上升下沉天气阴雨晴朗(要求:绘制气流图、判断不同部位的风向、与此相关的特殊天气)126.世界气候(1)世界

8、气温分布特点(阅读一月和七月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并分析原因)气温都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气温存在差异(尤其北半球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海陆差异(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