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

ID:42623519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9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_第1页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_第2页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_第3页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_第4页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理论的性质   2.关于文学理论的形态  二、概念源流   文艺学  三、答题要点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四、相关知识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发展   2.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3.卡冈: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  五、参考文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

2、学理论建设  一、内容提要   1.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2.关于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二、概念源流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三、答题要点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论人类的生活活动和按美的规律建造   2.恩格斯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交互作用   3.马克思恩格斯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4.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   5.哈贝马斯

3、论交往行为   6.钱中文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五、参考文献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2.关于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3.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二、概念源流   1.生活活动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5.文学本体论   6.劳动说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三、答题要点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

4、位置?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5.关于文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文学活动与人类生活活动的有机联系的问题。   6.关于文学发展动因上的多方面性与终极追溯。  四、相关知识   1.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   2.“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3.治世之音安以乐  五、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   2.

5、关于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3.关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关于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二、概念源流   1.文学(literature)   2.意识形态(ideology)   3.话语(discursive)  三、答题要点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四、相关知识   1.冯·戴伊克:话语分析方法   2.

6、杰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的七种模式   3.伊格尔顿:文学与意识形态   4.伊格尔顿:文学、话语实践和修辞学   5.阿多诺:艺术的双重性   6.阿尔都塞:艺术与审美和意识形态   7.中国古人论话语含蕴(四则)  五、参考文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一、内容提要   1.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3.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二、概念源流   1.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推陈出新   4.人民性  三、

7、答题要点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的问题?   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学的意义。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论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五、参考文献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2.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二、概念源流   1.精神生产   2.

8、艺术生产   3.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  三、答题要点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