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ID:42637594

大小:92.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9

语文修辞手法教案_第1页
语文修辞手法教案_第2页
语文修辞手法教案_第3页
语文修辞手法教案_第4页
语文修辞手法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修辞手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BC达标教育首倡者前课回顾单一修辞手法作用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选自《母亲的“戒指”》这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句话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使“母亲越来越粗糙的手”与“依旧锃亮的顶针”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长年累月地辛勤劳动,引出下文。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要先找出该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或者使用了哪些较为精彩的词语,再去分析。该句子使用

2、了对比的修辞,对比的作用往往是为了突出作者想要强调的人物形象,母亲的手与顶针对比,突出了母亲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从而引出下文写母亲的劳作。错题重现知识详解1.D  2.D  3.B  4.D  5.C  6.D  7.B  8.C  9.C  10.BABC达标教育首倡者一、要点梳理修辞手法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初中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除此之外,语文知识中的修辞手法还有:白描、顶真(又名联珠)、互文、回环、双关、用典、引用、谐音、歇后、通感

3、(又名移觉、移就)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名称定义例句作用比喻明喻:像、如、仿佛等暗喻:是、成为、等于借喻:本体、喻词不出现1.月光如流水一般……2.绿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浪花比喻成雪)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比拟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拟物: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等1.(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2.老师在讲课,他竖起耳朵听。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夸张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等加以夸大。

4、缩小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等加以缩小。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反之亦然。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3.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突出特征,启发联想,表达强烈的感情。引用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而描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1.“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加强真实性,增强表现力,说服力,从而达到言简意明的效果。排比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起来用。1.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比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把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1.绿肥红瘦。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突出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更为鲜明、突出。设问自问自答ABC达标教育首倡者,回答紧跟问句后。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问而不答的疑问句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思。1.难道我不爱我的祖国?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加强语气,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更富启发,感情更强烈。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近,相反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

6、子对称排列在一起。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读来有节奏感。反语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1.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2.实在标致极了。可以取得幽默、讽刺的效果,增强战斗性。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现,就是反复。1.前进!前进!前进!进!(词语)2.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突出思想,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借代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部分代整体1.朱门酒肉臭(朱门是富贵人家

7、的特征,这里代富人)2.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是专名,代助人为乐的好人)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并引发读者联想。二、方法点拨(一)提问方式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该段文字。3.这段文字好在哪里?4.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二)答题模式ABC达标教育首倡者例1:怎样理解下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

8、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