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2679586

大小:2.6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20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阶段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纲考点魏晋至隋唐的政治制度(1)南北朝时期:①三省制;②九品中正制度。(2)隋唐时期:①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②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③科举制与监察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唐太宗*(1)北魏孝文帝改革*。(2)唐太宗*。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隋唐三省六部制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中枢权力机构的传承与创新;先秦至隋唐科举制的演变,科举制是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成熟,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公开化。历史解释魏晋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制度具有多样化特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体现

2、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唐末藩镇割据成为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根源。20史料实证运用图文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考点一 君主专制的演进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隋唐:三省六部制(1)内容(2)影响考点二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考点三 选

3、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2.科举制(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作用考点四 选修部分20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1)背景(2)内容措施具体内容意义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三长制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负

4、责检查户口,征发徭役和兵役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政绩决定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吏治有所好转迁都洛阳493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经济上,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远离了北方的骚扰,稳固了政权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促进北魏的封建化,加快民族融合(3)作用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1)“贞观之治”的出现①原因②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2)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20①

5、措施②作用: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3)开放的对外政策①政策②作用[史料史论]三省六部制运作程序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核心观点:(1)三省六部制行政运作程序反映了唐代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反映了中枢机构的程序化和规范化。(2)具有西方“分权”政治特色,但有差异,其隐含的前提是“得旨”(按皇帝旨意),体现出“集权”的特色。[微点拓展]藩镇割

6、据的影响(1)藩镇割据造成了唐代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但延续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2)唐末农民起义后,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后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3)藩镇割据,相互征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唐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但藩镇注重自身工商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史家观点]科举制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7、,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20——摘编自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核心观点:(1)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阶层固化局面,使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获得从政机会,改变社会地位。(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变动,稳定了社会和政治局面,但占社会多数的劳动者仍改变不了原有的社会地位。[构图解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核心观点:(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体现了选官制度化。(2)选拔方式从世袭、推荐、荫亲到考试选拔,客观

8、上体现了选官用人制度的公正、规范化。探究1 魏晋至隋唐政治文明传承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1】(2018·课标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