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ID:42685689

大小:87.5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0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_第1页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_第2页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_第3页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_第4页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制备胶体金的准备(一)玻璃器皿的清洁制备胶体金的成功与失败除试剂因素以外玻璃器皿清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玻璃器皿内不干净或者有灰尘落入就会干扰胶体金颗粒的生成,形成的颗粒大小不一,颜色微红、无色或混浊不透明。我们的经验是制备胶体金的所有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把玻璃器皿上的灰尘流水冲洗干净,加入清洁液(重铬酸钾1000g,加入浓硫酸2500ml,加蒸馏水至10000ml)浸泡24h,自来水洗净清洁液,然后每个玻璃器皿用洗洁剂洗3~4次,自来水冲洗掉洗洁剂,用蒸馏水洗3~4次,再用双蒸水把每个器皿洗3~4次,烤箱干燥后备用。通过此方法的处理玻璃器皿不需要硅化处理,而直接

2、制备胶体金。也可用已经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同等大不颗粒的金溶液去包被所用的玻璃器皿的表面,然后弃去,再用双蒸水洗净,即可使用,这样效果更好,因为减少了金颗粒的吸附作用。(二)试剂的配制要求按照Frens法还可以制备出其它不同颗粒大小的胶体金出来。许多研究证明用该法制备胶体金时金颗粒的大小是柠檬酸三钠用量的函数,基本的规律是柠檬酸三钠用量多,胶体金颗粒直径小,柠檬酸三钠用量越少,腔体金颗粒直径越大。(1)所有配制试剂的容器均按以上要求酸处理洗净,配制试剂用双蒸馏水或三蒸馏水。(2)氯化金(HauCl4水溶液的配制:将lg的氯化金一次溶解于双蒸水中配成1%的水溶液。放在4

3、”c冰箱内保存长达几个月至1年左右,仍保持稳定。(3)白磷或黄磷乙醚溶液的配制:白磷在空气中易燃烧,要格外小心操作。把白磷在双蒸水中切成小块,放在滤纸上吸于水份后,迅速放入已准备好的乙醚中去,轻轻摇动,等完全溶解后即得饱和溶液。储藏于棕色密闭瓶内,放在阴凉处保存。柠檬酸三钠还原法(Frens1973)此方法是由Frens在1973年创立的,制备程序很简单,胶体金的颗粒大小较一致,广为采用。该法一般先将0.01%的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迅速加入一定量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开始有些蓝色,然后浅蓝、蓝色,再加热出现红色,煮沸7~10min出现透明的橙红色。各种颗粒的胶

4、体金制备详见表5-2。表5-2柠檬酸三钠用量与胶体金颗粒直径的关系0.01%的HAuCl4(ml)1%柠檬酸三钠(ml)直径(ml)1005.010.01004.015.01001.525.01001.050.01000.7560.01000.6070.01000.4298.01000.32147.01000.25160溶液内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使金离子变成金原子。目前常用的还原剂有:白磷、乙醇、过氧化氢、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下面分别介绍制备不同大小颗粒的胶体金溶液。二、制备胶体金的方法和步骤窄长型膜,依灵敏度及流速的要求,选用孔径不同的合适的膜.自下

5、端至上端(由左至右)由:1.样品垫(samplepad)1.载有固相标记配体(抗体或抗原)的玻璃纤维素膜条或聚酯膜条(conjugatereleasemembrane)2.合适孔径的硝酸纤维素膜条(喷涂有显示阳性结果的捕捉分析物的配体线,和阴性对照组线)(ni-trocellulosememtrane)3.吸水垫(absorbentpad)等四部分衔接固定在不干扰免疫反应和流速的簿塑料背板上(backsheet)胶体金快速斑点结合免疫分析   随着免疫分析日益广泛应用于以临床为主以及非临床领域的诊断工业(diagnosticindustry),免疫分析向两个方向发展:

6、一类为全自动化的免疫分析;另一类为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的快速免疫分析。前者需要价格昂贵的全自动仪器及与仪器严格配套的各种试剂盒,目前只能在医疗及检测中心应用,虽也能较快速给出结果,但仍需一定时间,不适合远离医疗及检测中心的地区,更不能用于“患者床旁检验”(realtimeclinicaldecision)和普查的需要,在酶免疫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快速诊断方法迅速和广泛地发展起来。这类方法目前在文献及市场上的命名还很不统一。它实际上属于快速斑点免疫结合分析(dotimmunobindingassay,DIBA),始于80年代。现介绍如下:1 两种模式1

7、.1 班点免疫渗滤分析(dotimmunofiltrtionassay,DIFA) 免疫反应是通过垂直穿透固定有配体的硝酸纤维素膜而进行的(flowthroughtype)。1.2 斑点免疫层析分析(dotimmunochro-matographyassay,DICA) 分析原理与DIFA相同,只是反应液体的流动不是直向的穿透流动,而是层析作用的横向流动(lateralflowtype),在1990年开始应用。   两种类型快速免疫分析比较见表。表 免疫渗滤分析和免疫层析分析的比较 免疫渗滤分析(穿透滤过型)免疫层析分析(横向流动型)硝酸纤维素膜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