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

ID:42734712

大小:2.0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0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学习目标1.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掌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思考 “内、外力作用是交替进行的”这种说法对吗?答案 不对。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

2、往是以某种作用为主。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板块的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如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②如图中b、c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海沟、岛弧、山脉。③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

3、裂的情形。(2)主要类型①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叫背斜。B处叫向斜。②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断层的类型及特征如下表所示:组合类型岩层特点图中部位实例地垒两侧陷落、中间突起E处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地堑中间部分相对下沉D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判断1.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2.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

4、,常形成裂谷。(×)3.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向斜和背斜。(√)4.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探究点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答案 太平洋板块。 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2.在板块边界处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答案 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裂谷、断层等。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答案 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

5、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地震、火山活动频繁。(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图示实例挤压碰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脉、岛弧美洲西岸的山脉

6、和亚洲东部的岛弧彼此分离生长边界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往形成巨大的裂谷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处往往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大西洋中脊(2019·山西太原检测)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欧亚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欧亚板块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①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根据板块分布状况,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为印度洋板块,乙为非洲板块。第2题,结合板块分

7、布可知,M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上,N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探究点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2017年1月12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背斜首口页岩气预探井开始压裂施工。背斜是褶皱的基本形态之一,多埋藏有石油、天然气。1.分别写出甲、乙、丙三地地质构造的名称。答案 甲:向斜;乙:背斜;丙:断层。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答案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答案 如果在这

8、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4.假设该地地下有煤层,在甲、乙两处挖煤易发生哪些事故?答案 甲处易透水,乙处易瓦斯爆炸。5.丙处两侧岩石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答案 丙处两侧的岩石一侧向上运动,一侧向下运动。6.如果丙处两侧岩石的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