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之美

寻找语文之美

ID:42737305

大小:18.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0

寻找语文之美_第1页
寻找语文之美_第2页
寻找语文之美_第3页
寻找语文之美_第4页
寻找语文之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语文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寻找语文之美(序)傅国涌  我生之时,正是“文革”初起,山村寂寞荒僻,朝朝暮暮,唯面对青山、背靠青山,坚硬的崖壁保持着千年万年的沉默,在我出生之前六百二十余年,元代文学家李孝光还在与我家相去只有三五里的山洞里读书养气,他的传世之作《雁山十记》开篇写的即是我家后门的石梁洞,他为横亘空中的石梁感动,为生长其上红如踯躅花的秋叶感动,六七百年来山村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一样的贫瘠,一样的冷清,野花自开自落,白云自卷自舒,唯有迎客僧,屹立在山谷间的那块高大的石头,在春花秋月、风雨云雾之中,迎来送往,目睹了徐霞客两次进山,目睹了林琴南、张大千、黄宾虹

2、等写生的画客,目睹了蔡元培、张元济、康有为、黄炎培的形迹匆匆。当我生时,谢公岭依然是入山的主要通道之一。    山中岁月无古今,与六七百年前,与沈括落笔写《梦溪笔谈》的九百多年前保持着几乎相似的节奏。山中的生活依然艰辛,山地多石子,没有大片的沃土,只能种番薯,我小时候的主食就是番薯,不仅物质的粮食匮乏,精神的粮食更为匮乏。自我幼时起就特别渴慕有字的读物,没有上过一天学,却因在教室外偷听而识得不少字的母亲,为满足我的渴慕,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宁波的大舅舅家给我找一些小儿书来,那是我表哥、表姐们看过的残缺不全常常没有封面的。我记得我接触的最早

3、的一本小儿书就是《吴越风云》,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那时我还不识字,虽然看不懂,但一遍一遍地翻,母亲和姐姐也一遍遍地讲给我听,内容从小就滚瓜烂熟了。    我的大舅舅李一瑾在宁波教育局工作,自我少年时代起,他就不断地给我寄印刷品,从语文资料、语文辅导练习题和其他资料。我的第一本正式的课外书《历代作家简介》也是他买了寄给我的,至今我仍保存着这本书。那时我已上初中了。更早,大约还在我上小学时,1972年到1977年间,我母亲每年冬天几乎都要托大舅舅买下他们单位的旧报刊,加工以后用来包梨子,免得蚊子、虫子叮咬。这便成为我每年的精神大餐

4、,我贪婪地在大堆的旧报刊中狩猎,寻找我感兴趣的文字,剪下来装订保存,从刊物上剪下来的历史小说《秦始皇传》《乌江东去》(关于刘邦项羽楚汉之争),以及《李愬雪夜入蔡州》,还保存得好好的,曾是我一遍又一遍地读过的。去年,我与郑也夫先生说起此事,他说这是当年《学习与批判》上发表的,这大约是“文革”后期办的刊物。从《吴越风云》到这些剪报,培养了我最初对历史的兴趣,虽然这些文字本身带着浓重的意识形态痕迹。但在一个封闭社会里,尤其在一个文化极度匮乏的山村,这些文字毕竟给了我最初星星点点的历史知识。    二    崔卫平老师曾经写过一篇《要多少好东

5、西才能造就一个人》,说她童年时代偶然接触到一套1958年的《民间文学》,她正是1958年生人。从那以后她开始了奇妙的阅读之旅,直到译出哈维尔、米奇尼克这些东欧转型思想家的著作。    我小时候读到过的东西虽然不足以建造起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却激发了我对阅读刻骨铭心的兴趣,没有读物的日子是我难以忍受的。我知道书中有一个辽阔无边、深不可测的世界,我眼前的世界却是狭小、无趣、荒芜、寂寞的,我要在书中找到一个别样的世界,一个充满诱惑、挑战,可以救我脱离无聊、无趣、无情现实的世界。打小我就这样相信。故乡雁荡的山水石头树木野花和书上的点点滴滴,一

6、同拓展着我的精神天地,我不知道将来往哪里去,我只想多读书,越多越好。从小学四年级初次接触《水浒传》,到高一时,我差不多把当时能找到的古典小说都读完了,只是《红楼梦》读不进去。那时我读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梦想写一本更完整的《中国小说史》。    1983年冬天对我是个重要的起点,《名作欣赏》《文史知识》这些期刊成为我的指路者,已故的徐志摩、闻一多、海峡对岸的余光中,他们的诗篇、散文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进入我的视野的。王维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辛弃疾李清照、三苏,我尤其偏爱的郁达夫沈从文、黄仲则苏曼殊纳兰容若,雪莱、拜伦、济慈、歌德、

7、莎士比亚、波德莱尔,泰戈尔、纪伯伦、屠格涅夫、东山魁夷等也都是此时起逐渐进入我的生命中的,后来我又被《人间词话》《美的历程》《美学散步》吸引,甚至啃起了干涩的黑格尔的《美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等。这些在我的笔记本中都留下了印痕。    1984年夏天,我第一次北京之行,在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宿舍住了十来天,那是我小舅舅李邦河的家,他是个数学家,当时还不是中科院院士,但在拓扑微分领域已崭露头角,深受吴文俊、陈省身等数学界前辈的赏识。我在他家废弃的印刷品中发现了一份《中国诗中的时、空与我》,大喜过望。这份薄薄的只有十多页的印刷品,是中国

8、社科院文学所内部出的《文学动态》,三十二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并一次次地阅读,至少读过几十次,每次重读都有新鲜的感动,刘先生对中国古诗中的时空观的理解,大大拓展了我对时空的认识。大约也是那个时候,我在一本散文杂志上读到日本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