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

ID:42739539

大小:26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1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_第1页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_第2页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_第3页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_第4页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夏商周(约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学习要求:1、掌握中国法的起源。2、了解夏、商、周三朝法制的基本情况。一、中国法的起源二、夏商周的具体法律制度(青铜文明,习惯法为主)自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炎黄帝时代起,伴随剩余财产和财富观念出现,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分层不断加剧,原始共产制走向解体。习惯法——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第一节中国法制文明起源一、中国法制文明起源法制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原始公有制社会:主要依靠传统习惯、伦理道德观念和日常行为规范。2.公元前5000年左右

2、起,黄河、长江流域,部族首领为维护自己统治,开始制定法律制度,创设国家机器。3.起源流派:神权法;道家说;理学说;人性恶;法家说。主流观点:(一)刑始于兵(战争或军事行动某些需要)黄帝以兵定天下,此刑之大者(二)礼源于祭祀(祭祀活动中形成的礼仪规则)早期刑罚极其野蛮残酷,主要以摧残人身体、破坏人生理功能为基本特征(肉刑)象刑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1.中国最早产生于中原各部族兼并征服战争与联盟融合过程以及宗教祭祀礼仪等活动,形成礼与刑两种不同法律渊源,礼治、德治、人治的总发宗法伦理道德特色浓厚。西方在势均力敌的各部落相互斗争与

3、相对妥协的反复博弈中产生并发展起来,法律制度以兼顾各方利益要求均衡与权利义务对等为基本宗旨,体现了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精神2.中国最初发生于以家族、宗族组织及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建立起的早期国家制度之上,兼有国法、宗法双重性质。西方以个人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宗法伦理关系不占主导地位;3.中国古代法制文明起源与发展,同家族、宗族制度发展相一致,以维护家族、宗族及国家等团体利益与集体和谐为基本宗旨,强调社会成员服从义务,个体及社会权利意识受压制。公法发达,私法滞后。西方私有制观念与私有权制度形成较早。第二节夏商法律概述一、夏、商法

4、律概况(一)主要法律渊源早期习惯法的确认与改造阶段夏、商王的命令、指示也是重要渊源(二)行政管理体制夏朝尚待考证,商代形成宗族国家“大邑商”(三)刑事法律内容(无罪刑法定制度)夏朝尚待考证,商代沿袭夏朝,有墨、劓、刖、宫、大辟(三)司法制度的特色1.夏商两代司法体制及职能尚未从行政、军事体制及职能中分离2.夏商两代属中国早期神权法时代,司法制度具有鲜明的天讨、天罚、神判色彩监狱开始出现,“圜土”二西周具体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1、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将天命、民意、德礼与刑罚联系在一起,确立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指导思想,形成明德慎罚

5、、刑兹无赦、刑罚世轻世重的法制原则。(立法技术逐步趋于成熟)2、制礼作刑的立法活动周公制礼亲亲尊尊吕侯作刑3、法律形式与礼刑关系法律形式——习惯法为主,诰、誓、训、命等王命也是重要形式礼刑关系——作用、对象不同(二)行政立法1、政治法律制度核心:宗法等级制度2、国家行政体制卿士寮(最高政务机关)3、行政管理制度学在官府、述职督课(三)民事立法(宗法所有制为基础)1、所有权周王拥有最高所有权2、契约傅别(借贷契约)、质剂(买卖契约)3、婚姻制度七出、三不去(四)家庭继承制度维护父权与夫权(五)刑事立法1、刑罚体系(死刑、肉刑为主、

6、赎刑、圜土之制、嘉石之制)2、刑罚适用制度三赦三宥疑罪从轻唯赦同罪异罚(六)司法制度1、司法机关大司寇(最高司法长官)2、狱讼形式划分3、司法审判原则确立(五听、注重运用各种证据、要求司法人员依法判案、禁止司法人员的“五过之疵”、重视司法人员选拔与任用)4、监狱管理制度圜土第四节春秋战国法制变革一、社会基础变动与社会制度变革二、各国的法律思想和法制主张(一)儒家的礼治、德治、人治思想(二)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三)墨家的兼爱、尚贤、尚同思想(四)法家的法治、重刑思想(各国变法改革、新型法制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1.事断于法,刑无等

7、级2.行刑重轻,以刑去刑3.为法、行法、明白易知三、春秋后期成文法公布及意义(郑、晋)最早出现于商周四、战国初年《法经》制定及立法成就魏国李悝制定,内容包括惩治盗贼犯罪和其他犯罪、定罪量刑五、《法经》地位与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