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

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

ID:42748784

大小:218.2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0

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_第1页
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_第2页
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_第3页
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_第4页
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洞外平面控制24洞内平面控制5洞外高程控制46洞内高程控制7、隧道施工放样方法与控制措施46横向贯通中误差估算与分析和控制点观测措施47洞内、外水准高程测量对竖向贯通中误差的估算和分析88洞内、外控制全部贯通测量中误差计算89全部贯通测量中谋差估算总结910附隧道洞内外控制网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及控制点概算坐标隧道测量方案设计书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

2、95、隧道施工设计图纸(主要是隧道轴线平面控制点及曲线要素表、纵断面设计高程数据和施工设计图);6、隧道洞口地形及洞外已知控制点点位实际情况等。2工程概况前期工程的组成部分,道路全长7.331Km,其中I标段1.6km,包括785m道路和815m隧道。本标段洞冲里隧道位于线路交点JD1与JD2间连线的直线上,里程桩号为K0+650〜K1+465,全长815m,属于中型隧道,单向纵坡i=-l.98%,设计开挖断面为四心圆拱形,上半圆R二7.026m/7.096m,左右边墙R=12.526m/12.596m,仰拱R二15.300m。隧道进口坐标:X=3157775.5

3、46,Y=599165.727,H=107.933;出口坐标:X=3158177.782,Y二598456.904,II二91.773。三、洞夕卜平面控制1、平面控制点布设在隧道口附近,工程勘测设计时已布测并移交平面GPS四等控制点4个,其点名和坐标见表1,两点间能相互通视。根据现有地面控制点及《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等施工测量规范和设计、业主等的规定和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的线形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等级等,拟沿隧道轴线方向布设控制支导线(见隧道洞内外控制网点布置示意图中的附图1),所布设的控制导线网点概算坐标见附表13o2、

4、选点埋石根据规范要求,洞内控制导线在布设时,其平均边长控制在300m且相邻边长、短边长之比不大于3:1,以减小短边对测角精度的影响。洞内控制点埋设在隧道底板稳固的洞外平面GPS三等控制网坐标及高程表点名X(m)Y(m)H(m)距洞口水准路线长硕质基岩上,沿隧道轴线用电钻垂直打眼入基岩40cm,埋设"22钢筋并用混凝土浇注,点顶部刻十字作为点Z记且顶部高出隧道底板施工标高面5cm以上,同时在洞壁用红油漆标明点号,以便于寻找。3、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等中的规定进行测设操作。导

5、线观测仪器采用经过鉴定合格且符合本工程控制导线测量要求的日产R-322宾得全站仪(仪器编号853040)进行水平方向角及边长的测量,水平方向角按导线量测时的前进方向观测左右角,奇数站测左角,偶数站测右角;边长进行对向量测,计算时对观测值进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控制导线观测技术要求见表2、表3及表4。DJ2级仪器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表2两次照准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2C较差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3"8〃13"9〃II级测距仪边长测距作业技术要求表3气象数据测定一测回间较差限值(mm)测回间较差限值(mm)往返观测较差限值(mm)温度最小读数(°C)气压最小读数(

6、Pa)测定时间间隔据用数取1.0100每边观测始末每边两端平均值572(a+bXD)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测角中方向角平均水平角DJ2型测距全长相对测距要求误差闭合差寸及1*丿叉边长仪器测回数中误差中误差测距仪等级测回数四等2.5"±5a/h1.8km300m67mm1:3500022i级5.0"±10丽2.4km300m21Omni1:17000224、平面洞内控制五、洞夕卜高程控制1、已知地面控制水准点工程勘测设计时已在隧道洞口附近各布测了两个四等水准点,其数据见表1。经复测两点间高差准确可靠,点位未发生沉降,水准点距洞口进洞投点(第一个洞内控制点)的距离

7、见表1。2、水准点布测水准高程控制点布设在平面控制导线点上,采用已鉴定合格的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SZ2水准仪(仪器编号209872)配3m木水准尺按四等水准规范精度要求进行往返观测,水准高程测设随工程施工的进度及时跟进,并定期进行复测检核。3、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5)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Ma(mm)Mw(mm)仪器型号木水准尺观测方法观测顺序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己知点联测环线或附合平丘地山地四±5±10DS3双面中丝读数法后后刖刖往返往±20L,/2±5严五±1()±20DS3双面单面中丝读数法——往返往±3OL1/2±10n,

8、/2五、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