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

ID:42768455

大小:382.8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2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1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2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3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4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5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6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7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8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9页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梁俊杰第一部分:选题前的思考:我的疑惑我的欣慰我的理想我的触动我的触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读熟课文,标自然段节号,签字();查字典,写出生字

2、的音序、部首,再扩词;解释指定的词语;查找相关资料;提出疑问。学生的作业就呈现出这样的尴尬:1、《师恩难忘》这篇课文中写道:由于老师的课太精彩,我听得入了迷,直到三年级的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孩子在预习的时候,他实在提不出有语文味的问题了,可怜他就想出了这样的问题:请问学兄是用什么捅了我一下?是怎么捅的?2、《船长》一课是大作家雨果的作品,孩子在做这课预习作业的时候,倒是驾轻就熟地去查找大作家的资料。可惜外国人中重名的名人太多,结果一位学生查找来的资料上赫然写着:雨果,曾于1999年参加了《黑客帝国》的拍摄。教会学生在预习中

3、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查阅工具书,收集资料可以从一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方向去探讨,如何去发掘、确立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学习内容等等,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防止盲目浪费现象的发生。如果能促成小组研究性的预习,当然孩子们接触的范围和视野一定能够更加的开阔。这样的学习方法的习得和习惯的养成,也可以使学生平稳过渡到高一级学校,实现学习方法上的一种“绿色接力”。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学生预习得充分、合理、有效,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就高,学习的期望也高,这必然促使我们的教师更多地去

4、研究课堂,使我们的课堂高效、精彩。我们也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实现自我的成长。第二部分:我的选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一、课题界定:一、课题界定:(1)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或自主,或有知道地对知识和课堂学习的自主学习过程。(2)课前预习有效性指学生通过预习对自身语文素养和课堂学习效率提升的标准。(3)“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运用教育调查、行动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及培养对策。第二部分:我的选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一、课题界定:二、政策、理论依据:二、政

5、策、理论依据:(1)新课标的能力要求。(2)从心理学角度看.(3)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二部分:我的选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一、课题界定:二、政策、理论依据: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调查。2.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3.制定小学生课前预习指导的培育策略并付诸实践。一是主体性培养;二是层次性提问;三是发展性评价。4.提出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指导培育策略的途径。第三部分:实践与思考:一、预习的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奠基学习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6、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课前预习这一方法地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第三部分:实践与思考:一、预习的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奠基学习基础二、预习指导的原则:激发主体意识,细化预习要求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课前预习要求“具体化”。3、重视“语文味”。读书改我自我评价,自我负责;生字的预习应该抓住重点字词对于音形义,设计识记的小窍门;资料的收集指出明确的方向;质疑提供一些

7、有价值的问题备选,尝试提前解决。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表达方法,对文本中表达精妙的语句、语段,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揣摩,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学习方法的渗透: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品析课文题目的精当等,有机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些都应在预习时紧抓课本,学生有所感知。第三部分:实践与思考:一、预习的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奠基学习基础二、预习指导的原则:激发主体意识,细化预习要求三、预习指导的策略:分层

8、设计练习,扎实培养能力三、预习指导的策略:分层设计练习,扎实培养能力扫除障碍在设计预习生字的作业时,应注意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巧记字形:你会用怎样的方法记住“染”?(“染”字各部分都与漂染有关,三点水表示漂染需用水,“木”表示漂染的染剂最初来自于植物的汁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