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ID:42800097

大小:595.2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3

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卷(共10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6的倒数是()A.-2016120?6C——2016D.2016[答案]B[考点]实数的运篦。[解析]非零整数“的倒数是+,故一2016的倒数是需靑二一空磊,故选B.2.2016年“五一”假期期间,某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了9180000人次,将91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918X104B.9.18X105C.9.18X106D.9.18X107[答案]C[考点]科学记数法。[解析]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dXlO'UWaVlO,”是正整数)的形式,这种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

2、法.科学记数法中,Q是由原数的各位数字组成且只有一位整数的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故选C.3.将一副肯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使含3()。角的三角板的肓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一条肓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Z1的度数为()A.75°B.65°C.45°D.30°[答案]A[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定理。[解析]方法一:Z1的对顶角所在的三角形中另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60°,45。,・・・/1=18()。一(60。+45。)=75。・方法二:Z1可看作是某个三角形的外角,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计算.4.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屮

3、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考点]中心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解析]选项B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选项C中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D中的图形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选项A中的图形符合题意.故选A.5.下列儿何体中,主视图和俯视图都为矩形的是()[答案]B[考点[三视图。[解析]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主视图三角形矩形矩形梯形俯视图圆(含圆心)矩形圆矩形故选B.6.在函数y=^^~中,口变量兀的取值范围是()x-4A.x>3B.C・x>4D.[答案]D[考点]二次根式与分式的意义。[解析]欲使根式有意义,则需兀一33()

4、;欲使分式有意义,则需兀一4H0.(x一320・・・x的取值范围是〈’解得5且xH4.故选D.兀一4H0.7.某校有25名同学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取前13名参加决赛,•其中一名同学已经知道口己的成绩,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5名同学成绩的()A.最高分B.屮位数C.方差D.平均数[答案]B[考点]统计。[解析」这里中位数是预赛成绩排序后笫13名同学的成绩,成绩大于中位数则能进入决赛,否则不能.故选B.8.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3两地沿同一条公路骑自行车到C地,已知儿C两地间的距离为11()千米,B,C两地间的距离为100「米,甲骑自行

5、车的平均速度比乙快2千米/时,结果两人同时到达C地,求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多少.为解决此问题,设乙骑口行车的平均速度为兀千米/时,由题意列出方程,其中正确的是()A110_100D1100_100c110_100C1100_100a•小d•rJ•x+2xxx+2x-2xxx-2[答案]A[考点]分式方程,应用题。[解析[依题意可知甲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x+2)千米/时.因为他们同时到达C地,即甲行驶110千米所需的时间与乙行驶10()千米所需时间相等,所以丄马=型・x+2x故选A.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对角线和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

6、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答案]C[考点]特殊四边形的判定。[解析]满足选项A或选项B中的条件时,不能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它们都是假命题.由选项D中的条件只能推出四边形是菱形,因此也是假例题.只冇选项C中的命题是真命题.故选C.6.如图2,点B,C在OO上,若Z必C=45。,OB=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A.兀―4B.—71—1C.兀―2D.—71—233[答案]C[考点]同弧所对圆心与圆周角的关系,扇形血积公式、三角形血积公式。[解析]・・・ZO=2Z/=

7、2X45°=90。.90兀P21•;S阴%=S阑形one—S4()bc=——厅X2X2=71—2.3OU2故选C.7.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A.fB.芈C.弓D.不能确定[答案]B[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如图,/XABC是等边三角形,AB=3,点P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向三边力BC,C4作垂线,垂足依次为£>,E,F,过点/作加7丄BC于H•贝IJBH=2,AH=y]AB2-BH2=迫・22连接刖,PB,PC,则S△咖+S"pc+S△心

8、=S△初g・・・aB・PD+^BC・PE+£CA・PF=£bC・AH.2222:.PD+PE+PF=AH=製3.20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