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作业设计 (2)

《端午的鸭蛋》作业设计 (2)

ID:42827122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端午的鸭蛋》作业设计 (2)_第1页
《端午的鸭蛋》作业设计 (2)_第2页
《端午的鸭蛋》作业设计 (2)_第3页
《端午的鸭蛋》作业设计 (2)_第4页
资源描述:

《《端午的鸭蛋》作业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端午的鸭蛋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系百索子()②门楣()③红苋菜()④络子()⑤腌()⑥车胤()2.解释词语。①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②与有荣焉:____________③囊萤映雪:____________④肃然起敬:____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①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②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③用酒或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____________改

2、____________④城皇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江苏高邮人。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流露出____________。5.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①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②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③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④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6.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

3、味无穷。仿句: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

4、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②C.高邮咸蛋

5、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7.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第①段:第②段:8.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9.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A处:B处:C处:10.“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6、?11.袁枚是____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12.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13.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二)水乡茶居(节选)杨羽仪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20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

7、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竹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