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

ID:42831227

大小:7.02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9-09-23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哲学与哲学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界的辩证图景第一节联系与发展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们对世界的思维之间有一种同构性的关系,辩证法与本体论、认识论是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当中dialectics一词所揭示的既包括世界的客观规律,也包括与此相应的人们对世界的思维方法,以及作为二者理论表征的哲学体系:“辩证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内容回顾第四章回顾:1、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和科学文化实践三种类型;实践2、本质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

2、活动;3、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知识结构图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偶然与必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整体与部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本节内容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的含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包括两层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

3、象、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各种事物、现象、过程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世界的普遍联系万有引力牛顿焦尔(1818年一1889年)赫尔姆霍茨(1821年一1894年)conservationofenergy能量守恒施莱登施旺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相对论爱因斯坦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

4、的社会性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康德事物的联系是人头脑中联系的表现,是人的头脑附加给客观事物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观念和意志决定的。唯心主义联系观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系的表现事物联系的本质是概念与概念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是概念的外化,任何事物的联系也就是一种概念联系的表现形式。唯心主义联系观董仲舒唯心主义联系观“天人感应”: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男女,天有阴阳,有人视瞑,天有昼夜,人有好恶,天有晴阴,人喜怒,天寒暑。雷电属自然现象。电位差增大到

5、一定程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雷公”扣击“连鼓”,产生雷声;“电母”“持镜”,形成电光。“雷为天怒”。杜撰的联系咸鸭蛋是咸鸭生出来的鸭蛋是鸭子生出来的杜撰的联系丧杜撰的联系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桑基鱼塘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发电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对华东、华中和

6、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

7、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恩格斯联系的普遍性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流行于唐朝,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创世人法藏。主要学说为“法界缘起”,认为“一真法界”是一切现象的本原,它体现于“万有”中,就表现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他不但认为“事事无碍”,即现象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个现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个“网”,而且认为“理事无碍”,即理在事中,每一事物都蕴含着全部真理。因此整个世界是“六相圆融”的(总相和别相、同相与异相、

8、成相与坏相)。由此,他提出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观点。任何事物一方面“诸缘各异”、“各各守自一”;另一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