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

ID:42831567

大小:18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_第1页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_第2页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复习(1)【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2.能利用一次函数图象和表达式理解其性质.3.会根据表达式求其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4.在解题的过程中,真正体会“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学习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5.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运用【教学难点】根据表达式和图象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的面积有关的综合问题.【教学过程】一、自查学习:1.在下列函数中

2、,是一次函数是()A.y=kx+2B.C.y=-x2+6D.y=3x-2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经过第象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3.在一次函数y=kx+3中,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符合条件的k的一个值:k=____4.将直线y=2x+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直线解析式是___________.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x平行,且过点(0,1),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二、知识梳理1.一次函数概念一般地,解析式形如___

3、________(k,b是常数,且k____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_______(k___0)是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y=kx+b(k是常数,k≠0)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与轴的交点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y=kx+b(k≠0)K>0K<0b的符号b>0b=0b<0b>0b=0b<0图象经过象限一、三二、四增减性和k>0时,y随x的增大而,即x>x,yyK<0时,y随x的增大而,即x>x,yy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K>0,直线从左至右上升;K<0,

4、直线从左至右;③越大,图象越靠近轴。b的作用b:决定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位置。b>0,直线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b<0,直线交点在y轴的半轴(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b=0,直线过。33.直线的平移:(1)上下平移:上加下减直线y=kx+b(k≠0)向上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的解析式为y=kx+b+m;直线y=kx+b(k≠0)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的解析式为y=kx+b-m(2)左右平移:左加右减直线y=kx+b(k≠0)向左平移n(n>

5、0)个单位长度得到的解析式为y=k(x+n)+b直线y=kx+b(k≠0)向右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得到的解析式为y=k(x-n)+b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步骤:(1)设: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代:把已知条件代入y=kx+b中,得到关于k、b的方程(组);(3)求:解方程(组),求_______、________;(4)写:写出一次函数解析式.5.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对于两条直线(,≠0)(1)当且时,两直线平行,即;(2)当且时,两直线重合;(3)当时,两直线相交;(4)当时

6、,两直线互相垂直,即;三、精析精练例1:已知一次函数y=(1-2m)x+m-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值:(1)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函数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3)函数的图象过原点;(4)函数的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点评:熟练运用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特别注意概念中的条件k≠0。针对训练1:(1)如果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是(2)已知直线y=2x+a不经过第二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例2:一次函数y=kx+b中,kb>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它的图象大致

7、为()针对训练2:下列在同一坐标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与正比例函数y=mn·x(m,n是常数且mn≠0)图象的是( )3例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针对训练3:.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4,0),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四、课后巩固1.下列函数中,不是一次函数的是()2.一次函数y=x+2的图像不经过第____象

8、限3.点P(a,b)点Q(c,d)是一次函数y=-4x+3图像上的两个点,且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