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法求概率(1)

列举法求概率(1)

ID:42854165

大小:122.2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3

列举法求概率(1)_第1页
列举法求概率(1)_第2页
列举法求概率(1)_第3页
列举法求概率(1)_第4页
列举法求概率(1)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举法求概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花垣县民族中学教案课型:新授第课时备课人:宋晓青上课时间:月日星期课题§25.2列举法求概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用列表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力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运用列表法计算事件的概率。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

2、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本课任务:1.会用列表法计算概率,2.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共性教案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设有12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7只,二等品3只,三等品2只.则从中任意取1只,是二等品的概率等于().A.B.C.D.1.2.一个均匀的立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1,2,3,4,5,6.右图是这个立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上的数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的一半的概率是().A.B.C.D.二、新知探究1.创设情景,发现新知教材是通过P151—P137的例1,、例,2来介绍列

3、表法的。例1,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例2(教材P136):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2)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9;(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课堂预设分析: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掷两个骰子)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把两个骰子分别标记为第1个和第2个,列表如下:这个例题难度较大,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种。若首

4、先就拿这个例题给学生讲解,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在这里,我将新课的引入方式改为了一个有实际背景的转盘游戏(前一课已有例2作基础)。(1)创设情景“配紫色”游戏:小颖为学校联欢会设计了一个“配紫色”游戏:下面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相等的几个扇形.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如果转盘A转出了红色,转盘B转出了蓝色,那么他就赢了,因为红色和蓝色在一起配成了紫色.(1)利用列表的方法表示游戏者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游戏者获胜的概率是多少?红白黄蓝绿A盘B盘【设计意图】选用这个引例,是基于以下考虑:以贴

5、近学生生活的联欢晚会为背景,创设转盘游戏引入,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进入情境。(2)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此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B两转盘,即涉及2个因素,与前一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教材P132例2)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怎样避免这个问题

6、呢?实际上,可以将这个游戏分两步进行。于是,指导学生构造表格白红蓝绿黄(3)指导学生构造表格首先考虑转动A盘:【设计意图】 这样既分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兴趣,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注意向学生强调数对的有序性。由于游戏是分两步进行的,我们也可用其他的方法来列举。即先转动A盘,可能出现1,6,8三种结果;第二步考虑转动B盘,可能出现4,5,7三种结果。【设计意图】自然地学生感染了分类计数和分步计数思想。2.自主分析,再探新知通过引例的分析,学生对列表法和树形图法求概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

7、我选用了下列两道例题(本节教材P151—P152的例5和例6)。例1: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2)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9;(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例1是教材上一道“掷骰子”的问题,有了引例作基础,学生不难发现:引例涉及两个转盘,这里涉及两个骰子,实质都是涉及两个因素。于是,学生通过类比列出下列表。第2第1个1234561(1,1)(1,2)(1,3)(1,4)(1,5)(1,6)2(2,1)(2,2)(2,3)(2,4)(2,5)(2,6)3(3,1)(3,2)(3,3)(3,

8、4)(3,5)(3,6)4(4,1)(4,2)(4,3)(4,4)(4,5)(4,6)5(5,1)(5,2)(5,3)(5,4)(5,5)(5,6)6(6,1)(6,2)(6,3)(6,4)(6,5)(6,6) 由上表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