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克强论文(终稿)

冯克强论文(终稿)

ID:42865923

大小:4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3

冯克强论文(终稿)_第1页
冯克强论文(终稿)_第2页
冯克强论文(终稿)_第3页
冯克强论文(终稿)_第4页
冯克强论文(终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冯克强论文(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能力测评与智力发展(终稿)冯克强内容提要:语文能力测评的概念是广泛的,同时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语文能力测评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能力测评的内涵和方式;第二、语文能力测评的意义;第三、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智力发展及过程;第四、语文能力测评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总之,通过讲述语文能力测评的内容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辨证二者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质疑能力说话能力意义智力发展关系一、语文能力测评的内涵语文能力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众多的因素。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字、词、句

2、、篇、章的教学,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们既抓双基,又着重发展学生智力、思维、思想认识水平,也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二、语文能力测评的方式笔者是一位教师,在探索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意识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实行多元化综合性评价,同样语文能力测评的方式也要实行多元化测评,在笔者仅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学会自学的角度谈些自己的看法。(一)疑”的价值思考“学问“二字很准确地概括了学习的规律。学而无问,不可能,学而不问,学生的知识就会流于表面,十分肤浅。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

3、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那么质疑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价值呢?1、“疑”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我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事实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开口提出种种问题,原来那种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有问不答的气氛很快有了改变,学生发现了问题,刨根问底的天性使学生有了想学的冲动,而越学越会发现问题,越有疑问越要深入学,久而久之,学生对学语文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学习行为也大有主动,如果教者有心,将会发现此时的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了。2、“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

4、契机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师相信学生,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正确结合起来,辨证地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好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阅读、讨论、归纳问题等,使学生少走弯路从多方面,多角度掌握知识形成技能。3、学会质疑进而不思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过程语文教学的终结目标,用叶圣陶先生的活来说就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由发现疑问、质疑、释疑组成的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发现疑问和质疑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去发现问题,引起

5、解决问题的兴趣,积极思考,探究知识,是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思考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发展有规律可循,笔者把它归纳为三个阶段,即:零碎型阶段,广泛型阶段和价值型阶段,只有发展到高级阶段,才能捉出思考性的问题。1、“调整”质疑心态,鼓励质疑。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扫除学生在质疑方面的心理障碍,调整他们的心态。有些学生习惯听老师讲,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深入思考,不主动发现疑问,对于这种学生,应使他们了解质疑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要学也要问,养成他们不但求“知其然”更求“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学习质疑。2、教给方法,使学生发现疑问有方

6、质疑的方法很多,笔者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二处、三点”进行三个层次质疑。这“二处”为(1)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2)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要质疑;这“三点”为:(1)对题目要质疑。(2)对篇章结构要质疑。(3)对写法要质疑。这三个层次为,提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只要坚持“二处、三点、三次”质疑,学生定会在实践中学会发现疑问的方法,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3、巧妙设问,提问有法,灵活应对,释疑有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很重要,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质疑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当然语

7、文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是语文工作者的最终目的,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途径,释疑得体尤为重要。而语文能力测评就要坚持鼓励质疑原则,持久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话训练常在教学中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在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中,说话能力已成为认定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应具备的。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法,逐步加强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1、强化朗读训练古人提倡“涵咏”,把读

8、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确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