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

ID:42867150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_第1页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_第2页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_第3页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_第4页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应用》教学设计刘丽婷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切线的判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中的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线和圆相切的特性,是“圆”这一章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圆的切线长和切线长定理等知识的基础。2、教学内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共两个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而是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将切线的判定方法作为单独一课时,这样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所学的“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的复习,又是对后面学习综合运用两个定理,合理选择两种方法判定切线作了铺垫,让教学呈现一个循序渐进、温过知新的过程。本节课主要有三部分

2、内容:(1)切线的判定定理回顾(2)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应用(3)总结切线的两种判定方法。教学重点是切线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是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一。教学对象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切线的定义,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和一种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用d=r)。在学习用d=r来判定直线与圆相切的内容时曾为本节内容打过伏笔,设置过悬念,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充满期待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回顾圆的切线判定定理。2、知道判定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初步掌

3、握方法的选择并能数学问题。过程与方法: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数学问题活动,拓宽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借此形成知识体系,教育学生用动态的眼光、运动的观点对待生活。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学生回顾圆判定定理的内容:经过半径的在圆上的端点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理的符号语言:∵直线l⊥

4、OA,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A∴直线l为⊙O的切线。二、引入新课内容是非题:(教学意图:先通过直观的语言分析知识的内涵,让学生找到重点的所在。)1.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半径的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利用判定定理时,要注意直线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 (2)直线与这半径垂直。三、例题讲解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设计意图:给出第一种证明的类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

5、,所以连结OC,只要证明AB⊥OC即可。证明:连结OC.∵OA=OB,CA=CB,∴AB⊥OC又∵直线AB经过半径OC的外端C,∴直线AB是⊙O的切线。针对练习1、如图,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DE⊥AC.求证:DE是⊙O是切线。 对比例2、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 求证:⊙O与AC相切。(设计意图:展现了切线的第二种证明类型,学生对比观察总结方法)证明:过O作OE⊥AC于E。∵AO平分∠BAC,OD⊥ABOD⊥AB于点D∴OE=OD∵OD是⊙O的半径∴OE也是半径∴AC是⊙O的切线。针对练习:如图,

6、△AOB中,OA=OB=10,∠AOB=120°,以O为圆心,5为半径的⊙O与OA、OB相交。求证:AB是⊙O的切线四、对比总结:例1与例2的证法有何不同?(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直线垂直。简记为: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再证垂线段长等于半径长。简记为: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五、课堂知识小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辅助线和证法规律。“有交点,连半径,

7、证垂直”;“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六、布置作业课本:101页5题、102页11题和12题七、《切线的判定》教后体会本课例《切线的判定》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成功与不足之处:成功之处:这批学生习惯于单一知识点的学习,即得出一个知识点,必须由浅入深反复进行练习,巩固后方能加以提升与综合,否则就会混淆概念或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导致错误,久之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样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所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