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ID:42869757

大小: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1页
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2页
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3页
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4页
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人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三农”问题又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困扰我国发展和稳定一个突出问题,是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的一个顽症。全面“视“三农”问题为中,农民增收又是冃前最突出、最要紧的问题,是整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关键词:“三农冬农民增收;小康社会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36-02一、影响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共同影响了农民收入,历史因素和现存

2、体制因素并,宏观的社会背景未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给农民增收,“三农”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一)历史因素1949年建国以來,城乡分治、工农差别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势必会出现工业和农业的差距、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城市和乡村差距大、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很不平衡、政策倾向于工业、农产品交换价格落差大,这些都影响到了我国农民增加收入。长期以來,“一国两策”发展战略尚未落实和约束农村生产力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农民一直受到捆绑,农村生产力发

3、展受到阻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格局在特定的城乡差别政策和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由农村或与农业相联系的传统部门和城市或与城市工业相联系的现代经济共同组成。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策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优先发展工业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排除了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以至于形成了城乡差距过大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出台了有效政策,调节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缩小工农业产品和

4、农副产品的价格差距;调整派购统购制度,积累基金尽量少从农村中提取,建设发展小城镇,转变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等。上述惠农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工农关系和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和乡村经济协调发展、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新局面出现了,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的一些现象,工业和农业的差别、城镇和乡村的差别的本质并没有动摇。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梳理好工农业、城乡之间的关系,城乡利益在流通领域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城乡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产甜提价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已经逐渐消失了。与此同时,工业

5、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明显增大了。(-)体制因素有一句经济学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句话形象的表明了土地对农民的决定性的作用o1949年以來,我国大幅度的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1949年前后,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的制度,实现了“耕者冇其田”的目标;1953年鼓励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所冇权仍归农户所有的前提下,合作社对土地股份有使用权。在1955年的时候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实行,规定农民私有土地归国家所有;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否定了农民家庭的生产经营地位,与此同时还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的所

6、有权、占有权、经营权,侵犯了农民的收益权,致使一场空前的灾难在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发牛;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后,土地制度的创新即家庭承包责任制,存在着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恢复农业家庭经营最优经营特点的本质内在规定,在某种程度上经济主体的内在要求得到了迎合,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促进。近几年时间以来,几种形式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制度障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稀冇土地的资源格局这一突出问题。农村的农业增长的重耍推动因素已经不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一现象正如任何制度变革的

7、边际贡献注定递减一样。我们既要肯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度的历史性成绩,还要看到此制度的缺陷所在。“承包”这种产权安排方式是其真正的内在缺陷,而“家庭”这个主体则不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度的明显问题是,一般农民和乡村干部对土地决定的权利非常不对称,进而影响了农民长时间投入土地的信心,这样就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三)“三农”自身存在的因素“三农”自身缺陷和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的问题是上述提到的历史因素与体制因素以外的又一重耍因素。1・來自农业方面的制约我国农民增收的缓慢困难,是因为农业的弱质性所决定。农业的弱质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我

8、国农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差距还很大。其他产业控制着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部分,产中这一部分还是山农民承担,前后两个环节基本上得不到控制,在市场竞争中,我国农产品生产处于劣势,农民收入的风险非常大。第二是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农民控制不了市场,自然也没有好处可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