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

ID:6281037

大小:4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08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_第1页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_第2页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_第3页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_第4页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及对策近几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2004年以来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各种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预计全县可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1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达3545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10.6%。但总的来看,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高两弱三低”等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影响农民增收。(一)“一高”即农民种田成本高。农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县农资价格一路飚升

2、,化肥平均涨幅在22-25%,农药平均涨幅达10%左右,其他农资价格均有一定涨幅。今年农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尿素价格达到194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碳铵市场售价每袋26元,较去年同期上涨4%;与去年相比,甲胺磷和敌敌畏等农药分别上涨0.33%、5.87%。而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上涨影响,农机使用成本也相应提高,农村畜力的租用价格跟着水涨船高。种田成本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取消农业税费和国家各种补贴带给农民的实惠,同时也挫伤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10(二)“两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弱。从全县来看,我县的水、电、路、讯等农

3、村基础设施条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水利设施老化,排灌能力不强。全县现有中型水库、河坝6座,小型水库200座,但目前存在各类病险隐患的水库64座,重点骨干山塘12座,同时有20%左右的主干支渠因淤积、破损不能正常排灌,全县因排灌设施老化不能插早稻的有0.9万亩,不能插晚稻的有6.8万亩。其次,新型农机具推广困难,农机作业质量较低。全县田间机耕道路为1300公里,亩平不足3米,有近40%的稻田区至今没有机耕道,严重影响了大中型农机具在我县的推广,制约了我县农机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其三,乡村公路交通网络、通讯网络不够发达。全县503个村(不包

4、括居委会),目前通水泥路或油路的69个村,占13.72%;通砂公路的198个村,占39.36%;仅有凸凹不平、坑坑洼洼毛坯路的220个村,占43.74%;尚有16个村仍未通公路。全县农村固定电话入户率不足25%;移动通讯覆盖率不足90%,且讯号不够稳定,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刚刚起步。路难走、货难运、10信息不畅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四,电力建设还存在死角,虽然全县503个行政村都已通高压电,但仍有300多个自然村至今未通高压电;全县仍有185个行政村没有实施农网改造,这些群众还未享受到同网同价带来的实惠。二是市场竞争能力弱。我县农产品大路货多,优

5、质品少,种类多,品牌少,自产自销的多,走出县门的少,冲出国门的微乎其微。种植业除水稻、柑桔等具有较大规模外,其他特色品种规模很小,几乎没有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大规模生产布局,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少,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认定工作还没有开始,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9.2万亩,其中水稻38万亩、柑桔16万亩、蔬菜5.2万亩;通过无公害品牌认证的仅有舜皇米业、龙凤米业、金源米业、舜峰牌柑桔、紫皮大蒜等5个品种,既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标准也不高,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三低”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化发展水平低。首先,农

6、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特色支柱产业规模少。今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总播面141.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面达97.1万亩,占68.6%;瓜果、蔬菜、烤烟、甘蔗、药材等经济作物播面30.5万亩。占21.5%。粮经比例高达6.9:2.2。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粮农实行了补贴,但种粮收益仍远不如种植其它经济作物。从前段对白牙市镇莲塘村、井头圩镇群山村和大盛镇泗水村农户调查情况来看,今年每亩水稻纯收入仅450-500元,而每亩烤烟纯收入可达800-1000元,每亩葡萄10纯收入可达2500-3000元,每亩西瓜纯收入高达3000-4000元,种植经济作物收益明显

7、高于种粮。然而,我县集中连片成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村很少,绝大多数村村民只是少量零星种植。由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不协调,农民增收空间较少。其次,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发展缓慢。在全市40多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我县仅占4家,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中小企业中家庭作坊式企业仍占了较大比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其三,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如在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中,不少合同是“口头”协议或“君子”协议,存在违约现象,个别企业在农产品“卖难”时忽视农民利益,有的农民在农产品“买难”时不按合同约定把农产品卖给企业,形成市场买卖

8、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农业的科技含量低。我县农业科技对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