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

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

ID:4287032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_第1页
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_第2页
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_第3页
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少教多学”的好处“少教多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大教学论》里就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认为它们是儿童才智的屠宰场,只知道死记硬背,传授的全是一些无用的知识,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违背了自然的秩序。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此以后,三百多年来,在第一线教书的教师,或专事研究教育的学者、专家一直在苦苦地思索,孜孜地追求,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夸美纽斯的

2、理想变成现实。一般人都认为教和学成正比例,学生要多学,教师就须多教。然而事实却是那样地无情,教师辛辛苦苦地教了,学生非但没有照单全收,反而七折八扌II,所得无儿。原来“少教多学”并不只是一个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也并不只是对某一门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已,它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有位研究教育的专家认为,教育的木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得依靠生命本身。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潜能无限,并能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因此,这位专家提出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他把这种体系叫做“生本教育”。“生木教育

3、”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木教育强调儿童是教育的真止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生木教育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当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木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所以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在生木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课程、教材、教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等等均需因国情、地区或学校性质之不同进行

4、改革。经过在100多所学校、历时五年多的实验,这位专家发现学生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实验班的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敏捷和活跃方面,在搜集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水准方面,都大大地超过了对比班或平行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的自信心、成功感及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也都令人惊喜。实验与研究的初步成果表明,生本教育反映了教育的本体本质和生命木质,体现了教育的根木立场和教育的根木规律,使教育从复杂回归到简单和自然。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

5、木教育论者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认为感悟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而且是重要结果;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读和做,缓说破。”用这种方法去促使儿童的感悟。生木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强调要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基本思路是:早认字、大阅读、大感受,以阅读为中心,推动听、说、读、写。“意义识字、推进阅读、以读引读,以读引研,以读引说,以读引写,全面提高”。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的原因是,阅读可以使儿童

6、建立意义世界。在意义世界中,儿童同有生命的知识打交道,将能极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原有的知识,使学习成为自觉学习。止是这种能进入意义世界的吸引力,使儿童克服认字的枯燥感,从而积极参与大量识字的活动。此外,生本教育对学校的管理,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家长的地位与作用,对考试的评价等,也都作了精辟的阐述。看来,“少教多学”并不能只要求某一门学科例如语文科单枪匹马、孤立地进行,学校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例如数学、英语等也都应当实行“少教多学”。而无论哪一门课程实行“少教多学”,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传授性或

7、接受性课程占据了太多的份量,而儿童缺少时间、空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自己能体会意义的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需要大力压缩授予性或接受性的课程,腾出时间、空间,并保证学书生的精力,使之投入对他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即所谓“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是教学改革能否达到一个新水平的关键,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传统的课程是从简约走向繁杂的。从现象上看,它首先表现为混淆基础知识的概念,盲目地扩大“双基”。比如,某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中有这样的题目:写出比“日”字多一笔的字。这类问题似乎建立了知识间的某种“联系”,有一点“训练意义”

8、,且对“日字的加深认识或有帮助,然而它并不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而是基础知识的某种变异体。由于它的任意性,有极强的衍生能力,很快会造成形成的组合数字,造成课程的“生态灾难”。事实上,它对学习和加深儿童认识“日”字,意义不大,儿童完全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