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浅谈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ID:4289667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浅谈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浅谈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新农民2011年09期作者于日新潘德斌[摘 要]马铃薯易受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和软腐病的危害,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些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词]马铃薯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马铃薯又名土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我县每年的栽培面积都在8万亩以上,但由于连年种植,病虫害不断加重,尤其是细菌性病害有扩散蔓延的趋势。一、马铃薯病害种类1.马铃薯青枯病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d后

2、,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块茎染病后,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粘液,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2.马铃薯环腐病环腐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在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发生。播种后发病造成种薯和芽苗腐烂,使田间缺苗断垄。成株期发病使病株常出现部分枝叶萎蔫或矮小黄化,产量大减。在贮藏期块茎仍继续腐烂,严重时甚至造成烂窖。这种病菌主要生活在茎和块茎的输导组织中,块茎和地

3、上茎的基部横着切开后,可见周围一圈输导组织变为黄色或褐色,或环状腐烂,用手一挤,就流出白色菌脓,薯肉与皮层即会分开。3.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疮痂病块茎表面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起,呈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较难,病薯长出的植株及易发病,健薯插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带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皮品种较抗病

4、。4.马铃薯软腐病主要危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病原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经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二、防治方法1.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2.选用抗青枯病品种。3.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4.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5.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爱多收6000倍液,施

5、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还可每亩施石灰100~150kg,调节土壤pH值或用20%五氯销基苯加50%多菌灵2.5~3kg拌细土25~30kg播前撒入沟内。6.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0.5L,隔10d1次,连续灌2~3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