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

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

ID:42949851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_第1页
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_第2页
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_第3页
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_第4页
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 说课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醉翁亭记》说课稿青冈四中夏超玉一、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醉翁亭记》是编排在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中的一篇。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二) 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根据《初中语文

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5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

3、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三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二 教学对象分析(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

4、成就感成为必要。(二)相应对策:教师示范背诵,形成师生竞赛;通过互动板书设计,指导学生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诵读文言文的习惯;用游戏法来进行背诵竞赛。(三)学法指导: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一对一互译课文;53、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三、教学方法的采用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反复朗读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

5、的主体地位。四、教学程序一、导语设计江西滁州的琅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亭子,因宋代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二、作者及背景简介1、关于作者:作者:欧阳修(1007~1072),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所作2、关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

6、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5(2)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3)教师在学生疏通文句的基础上作朗读提示:(4)探究文理,梳理文脉,旨在读得流畅,背得顺利。①提问:请大家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

7、合作探究:1、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2、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升平之乐──醉于内心深知的乐趣3、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4、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5、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与民同乐──醉翁自知醉翁之乐总结:同学们的概括很精当,很有特色,用“亭”字一线串珠,用“乐”、“醉”、一线贯穿,巧妙组接。②提问:请大家研究每个段落的内部层次。示范分析第一段:【明确:山、水、亭、名、太守】学生介绍第二、三、四段:

8、【明确:第二段:朝—暮—春—夏—秋—冬;第三段: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第四段: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从人乐、太守乐】③学生根据以上线索背诵课文。5(5)难点探究:提问: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的含意?学生思考、讨论。【明确:①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是酒醉,更指“陶醉”,实际借山水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②在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