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芦花荡教案

2、芦花荡教案

ID:4295412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2、芦花荡教案_第1页
2、芦花荡教案_第2页
2、芦花荡教案_第3页
2、芦花荡教案_第4页
2、芦花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芦花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芦花荡教案芦花荡孙犁教学目标1、掌握故事情节,感受传奇人物的形象。2、理解并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3、了解小说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2、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第一课时一、导语:观看卢花图片及芦花丛中战斗的图片,花开时节鹅绒绒的芦花,搔首弄姿,扭捏作态,掀起层层絮潮,引来队队鹭鸶,双双野鸭。整个芦苇海中,充满了生气,撞击出诗的韵律,叩击着人们的心扉。就在这样一片芦苇丛中,又上演着一幕幕英雄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犁的《芦花荡》二、介绍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1、孙

2、犁——“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集子是《白洋淀纪事》。《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语言风格: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有“小说的诗”,“诗的小说”美称。2、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三、

3、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寒噤仄歪提防穿梭张皇失措疟子黄稍吆喝竹篙转弯抹角苇塘蹿趴扒打牙跌嘴飒飒疟疾2、解释词语:寒噤:因寒冷而哆嗦。仄歪:倾斜,歪斜。提防:小心防备。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丢脸的事情。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四、介绍文体知识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刻画人物的方法:直接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侧面描写。4、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5

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五、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三要素。1、人物:老头子性格特征:过于自信和自尊。外貌特征:干瘦却特别有精神,眼光尖利明亮。2、情节:夜里护送;孩子受伤。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3、环境:社会环境:抗日战争的岁月里自然环境: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六、理清课文结构:(请同学复述故事)第一段(1—8)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第二段(9—63)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一层(9—19)开端——护送二层(20—54)发展——受伤三层(55—63)高潮和结局——

5、复仇七、试分析作者笔下的人物的形象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主要人物:老头子对其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如P.11第3、4段)行动描写(如P.17-18第55、57、61段等)语言描写(如P.14第21段等)心理描写(如P.16第47段)侧面描写:如第8段;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他的全部功过,都由这一点生发出来。1.过于自信:如P

6、.11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P.12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P.14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P.15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P.11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2.过于自尊:如P.15第38、39段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P.16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P.16第51-54段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老头子的英雄性格特征: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自尊自信,固执任性;爱憎分明,有勇有谋。小结:本小说塑

7、造了老艄公有鲜明、倔强、智勇双全,决不退缩的个性。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景物描写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本文的写景更有增强效果、增添传奇色彩的作用。法制渗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八、作业: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会

8、,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教学后记: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故事情节,感受传奇人物的形象。2、理解并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3、了解小说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2、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