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

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

ID:42957315

大小:253.18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23

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_第1页
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_第2页
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_第3页
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_第4页
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串讲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七:中学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模块七:中学德育L品德的涵义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或特征。品德与道德是有区别的: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的形成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品德形成发展还受心理规律的制约;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对象。二者是又是有联系的: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千万人的品德构成了社会风尚。2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人的道德行为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面貌的王要标志。3中学生品

2、德发展的特点:(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O4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某一社会的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套行为准则。道德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来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

3、转化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T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T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

4、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他们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如果违背成人的法则,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抵罪的惩罚,而且惩罚越厉害越公平。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T1、12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意识到准则是一种保证共同利益.契约性的、自愿接受的行为准则,并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

5、断的依据,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关于惩罚,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时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此时才真正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他们基于公正感作出的判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将品德发展划分成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前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

6、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符合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的秩序。它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走向。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这也有两个阶段:第五阶段:遵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柯尔伯格断言,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这些阶段的发展。5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⑤价值观辨析6德育的概念及意义(注:对书本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概念:是教育者依据

7、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的意义:①德育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②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③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7•德育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情感,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尊严的坚强意志。国际主义教育是教育学生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以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积极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紧

8、密相关的。这是中国公民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