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作业 (2)

前置作业 (2)

ID:43012602

大小:21.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前置作业 (2)_第1页
前置作业 (2)_第2页
前置作业 (2)_第3页
资源描述:

《前置作业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授课人    三维目标   ①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②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①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②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亲爱的同学们:相信经过你的努力,一定能圆满完成这份学案。相信我能行,努力一定行!一、前置性学习1、作者简介:[来源:学§科§网Z§X§X§K]2、明确体裁: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

2、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3、了解时代背景: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题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

3、:歌:5、注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怒号三重茅长林梢飘转丧乱广厦俄顷大庇二、合作探究1、借助工具书即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交流合作诗歌赏析⑴赏析第一诗节①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②“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③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⑵赏析第二诗节①把群童称为“盗贼”恰当吗?②“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⑶赏析第三诗节问题: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如铁)[来源:学科网]⑷赏析第四诗节①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来源:学。科。网][来源:Z*xx*②

4、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5)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各节大意,再说说前三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最后一节诗人集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四、拓展延伸(课堂练习)1、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2、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