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

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

ID:43053656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6

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_第1页
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_第2页
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_第3页
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_第4页
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假释撤销制度完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假释撤销制度的立法完善摘要:我国刑法第八十六条有关撤销假释的三种情形存在不足,本文从假释罪犯所犯新罪或者漏罪的发生时间、发现时间、追诉时效、犯罪主观要件、是否为自诉案件、是否为主动交代等方面论述撤销假释的条件;以及撤销假释后的数罪并罚和期限折抵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立法完善的看法。关键词:假释撤销假释新罪漏罪数罪并罚期限折抵假释起源于英属殖民地澳洲的释放票制度,最初只是对个别服刑好罪犯的恩惠,后來逐渐被各国立法所接受。假释制度自诞生以來,由于符合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刑罚科学化、文明化的产物和表现,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价值,所以迅速在世界各地普及

2、开來,受到普遍的重视。在调控刑罚执行和罪犯改造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假释制度中的诸多不合理因素,不仅阻遏了司法机关对假释的正常改造作用,也影响了假释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司法进程。本文拟选収假释撤销制度立法完善的问题进行讨论。一、我国假释制度的性质及立法方面存在问题(一)假释制度的涵义所谓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其服够一定的刑期之后,确有悔改表现而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的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所谓假释,是指对罪犯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及其行刑司法活动,即对于被判处徒刑的罪犯,经过法定期限的服刑改造后,因确有悔改表现,可能

3、不致再危害社会,监狱将其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刑罚执行制度及其行刑司法活动。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一定时间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在危害社会,司法机关可以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我国刑法中的假释制度集中体现了我国“惩治与教育相结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我国刑法规定的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我们认为:假释简言之就是假的释放,就是国家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予以附条件提前释放,使

4、犯罪分子在监督之下执行完剩余刑期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二)我国假释制度的性质假释是“今以求达自由刑矫治受刑人的积极性的刑罚效果,则附条件释放实为有效的处遇手段。它乃自由刑之行刑制度上符合自由刑目的的一种做法,因此假释本质上可视为一种行刑措施,也即是为达自由刑目的而为的权益措施”。在我国,假释制度的性质也是各种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假释是行刑中的一项奖励制度。也有人提出假释权利说即把假释看作犯人的一种权利。其实笔者认为假释原来被看作一种奖励措施,随着人权的逐步完善,逐渐的有人又把假释看作一种权利。假释实际上是犯人的一项权利,只不过是一项特殊的权利,附条件的权利,这种权利只有

5、通过犯人的争取申请可得的。这样有利于假释的实践操作和刑法目的的实现。(三)存在问题假释在我国刑法的规定是在第四章第七节第八十一条到八十六条上,从立法方面上看过于简单,经过多年司法实践,条文存在着涵盖内容不够,执行容易产生误区,难免出现执行难点的问题。特别是八十六条所规定的假释撤销制度上,在撤销假释的条件、撤销假释后的数罪并罚、撤销假释后的期限折抵三个方面存在规定不足,导致在实践操作中易出现执行难点和误区,一方面削弱了刑法的公正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当前假释适用率较低的问题的发生。二、撤销假释的条件问题1、罪犯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其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有

6、新罪或者漏罪的,也应当撤销假释。第一,刑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该款未对应当撤销假释罪犯犯新罪的发现时间作限制,因此只要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无论何时被发现都应当撤销假释。有学者把假释的撤销分为必要撤销和相对撤销两种类型,罪犯在假释期限内再犯新罪属必要撤销,应当撤销假释,无任何余地。有人更进一步认为,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的,只耍所犯新罪未过追诉时效期限,应撤销假释,实行数罪并罚。此观点值得肯定。因此,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有新罪,即使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的,也应

7、当撤销其假释。它体现了刑法对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从严处罚的精神。第二,刑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假释。此款虽为新增内容,但其对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被假释的罪犯有漏罪的,应否撤销假释,未作规定。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刑事立法精神,对于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罪犯有漏罪的,不应当撤销假释。若漏罪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对漏罪单独判决,不与尚未执行完毕的原判刑罚实行数罪并罚。然而,对罪犯适用假释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确有悔改表现”,其不仅要求罪犯在服刑期间具有外在的悔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