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ID:43087826

大小:123.2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5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高二期末语文试题(2018.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刹那间,我感动不已。我在(琢磨/捉摸)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遨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

2、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考。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的根蔓提供了(必耍/必须)的养分,使宛若蛇虬的根茎不断(延伸/延续)。而且推而远Z,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収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秣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鼎礼膜拜了。鼎礼膜拜盘根错结)延仲延伸)1.文中加点字的注

3、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裹挟(xid)厮守B.秣丽(ndng)C.蛇虬(qid)遨翔D.按捺(ndi)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琢磨必要D.捉摸必须使用正确的一组是(Do、A.琢磨必须延续C.捉摸必要延续3.依次填入原文横线处的标点,A?,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來打发时间,让人以为自己很忙。B.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

4、C.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曲突徙薪。21・世纪*教育网D.一直不瘟不火的甘太咋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路线图越來越明晰,甘棠、太保、咋山三地Z间的产业转移也提上日程。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位发言人声称,世界经济在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屮国经济增速仍然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屮国经济保持稳定对于世界來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这篇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都表达了自己对小女孩儿的同情,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各种

5、方式进行了捐赠。C.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财富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层面的各种威胁与挑战。D.根据韩国检方当天的调查声明显示,朴槿惠曾亲自会见大企业的总裁并要求他们捐款。检方认为,因此事而“感到恐慌”的企业相关人士做了“没有义务去做的事”。(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

6、发展,迎來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唐宋文体批评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当时的文体书写产生互动,让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唐宋时期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唐宋文体学何以呈现出如此特征和而貌?郑骞《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唐宋文化既恢宏又复杂,既超卓又平易,既多元又开放,属于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其通变特色影响到方方面面,

7、自然包含文体。唐宋文化学术的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若用当时人的话,而且是最简洁的话來概括,则朱熹《答姜叔权》里的一句话甚为贴切:“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拈岀其小的“融会贯通”,不妨说是宋人概括唐宋文化的最佳注脚。文化的融通特征,对于唐宋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打上了浓厚的“共同体”烙印,表现为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并非刻板不变,实

8、具有灵活组装拆卸的机制,其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可紧可松,内在亦具有延展性和弹性张力,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位移改变。文体与文体Z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它们具有某种同质的因素,例如结构、形式、语言等。假设我们对甲文体和乙文体都很熟悉,但是甲乙的相参相融,却依然带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