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1

ID:43126627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1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木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

2、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教学课时:一课时(幻灯片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

3、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二、浏览课文,思考与解答:先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1、迅速浏览课文一至三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三个问题。明确:第一、为什么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第二、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第三、为什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0先看第一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引1:树:后皇嘉树,橘探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

4、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思考: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注意对“树”或“叶”进行修饰的词语,女口“丛生”、“绿”“密”等。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也就是说,“树”或“叶”都给大家一种繁茂浓密,翠绿欲滴饱满的形象,而这种形象正是“树叶”所包含的。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了语句凝练的缘故,诗词中常用“树”或“叶”代替“树叶”。再看第二个问题。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讨论,明确:就是"树叶"。问2:“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明确:不一样。问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

5、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引2: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飞去。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