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

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

ID:43207723

大小:4.57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2

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_第1页
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_第2页
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_第3页
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_第4页
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人教版原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低产区的治理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一、辽阔的冲积平原1、范围:2、成因3、组成4、地势特点五省二市:冀豫鲁皖苏京津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岗洼相间月项目l23456789101112风力≥8级的日数1.51.93.75.63.61.00.60.30.40.81.40.6平均气温(℃)-3.2-0.76.413.721.226.027.326.320.614.46.3-O.7降水量(mm)3.37.39.143.233.354.5247.3166.848.926.226.03.5二、大陆性季风气候①春季

2、多风沙②气温年较差大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气候春季少雨多大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旱灾风沙蒸发旺盛盐分向地表聚集盐碱化地形地势低平岗洼相间地下水位高缺风力屏障排水不畅洪涝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过度开垦土地地下水位升高干旱季节盐分向地表聚集盐碱面积扩大植被破坏土地遭风蚀水蚀沙荒地气候恶化旱涝风沙中低产田集中三、旱涝盐碱风沙危害严重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地形干旱洪涝风沙盐碱春季气温升高快降水少蒸发大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岗洼相间蓄泄洪能力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春季气候干旱蒸发大多大风地势低

3、平缺风力屏障;土质疏松不合理开垦春季气温高蒸发大,盐分向地表聚集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地下水位高①黄淮海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哪?②对照地形图这些中低产田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有何联系?③黄淮海地区高产田主要分布在哪?这些地形有何特点?1、中低产田的分布四、中低产田分布集中缓斜平原高产田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中低产田问题:各种中低产田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有哪些?2、主要限制性因素自然因素:旱涝、风沙、瘠薄人为因素:只用不养、不合理灌溉、农业结构不合理问题:①本区宜发展农业林牧的土地约占平原土地总面积多少?②该区农业

4、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与黄土高原有何异同点?③为什么农业发展的着眼点是挖掘现有的耕地潜力?3、治理意义:1、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A、旱涝、盐碱、风沙B、春旱、夏涝、寒潮C、伏旱、台风、盐碱D、低温、缺水、干旱2、黄淮海地区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的成因是()A、为了预防洪涝灾害修筑的堤坝废弃后形成的B、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主流影响的地方泥沙淤积形成的C、为治理黄淮平原的低湿地修筑台田形成的D、春旱时在大风吹扬下,风沙堆积而形成的3、黄淮海平原的气候不具备特征是()A、春旱多风沙B、冬季寒冷干燥C、气温年较差小D

5、、降水集中且变率大ABC4、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A、土质好的滨海平原B、由山前洪积和冲积物组成的缓斜平原C、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D、缓斜低平原和冲积低平原地区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A、低洼易涝地B、干旱缺水地C、盐碱化土地D、土质过砂地6、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用地比重大,后备资源数量足B、林牧业用地比重小,开发利用潜力大C、宜林荒地比重大,宜农荒地数量少D、可利用土地比重低,难开发利用土地比重高DCB7、改造中低产田的意义不正确的叙述是()A、改善农业生态环

6、境,提高农田生产力B、中低产田面积广、增产潜力大,可促进我国粮食生产C、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D、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方法在全各地各种中低产田推广8、关于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三大障碍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面积扩大B、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形成严重旱涝现象的原因C、黄淮海平原地形起伏较大,致使洼地积水成涝D、旱涝、盐碱、风沙危害,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DA如图所示的地区是我国的中低产田的相对集中的地区,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图中

7、D地区农作物产量比G地低的自然原因是G地位于山麓冲积扇平原,地下水水质好,排水好,土壤不易盐碱化;D地位于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水的水位高、矿化度高,排水不畅,春季升温快,蒸发旺盛,风沙大,夏季降水集中,多积水,土壤易盐碱化(2)下列关于D地农田改造的措施的叙述,正确()A、修水利,大水漫灌B、扩大耐盐碱作物种植面积C、合理排灌调节水盐运动D、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农田生态环境CD谢谢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