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

ID:43210482

大小:30.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8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_第1页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_第2页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_第3页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_第4页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自考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复习要点一、作者、成书及其版本【《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名子安,又名肇端,字彦端,耐庵为其又字或别号。《水浒传》作者有施耐庵著、罗贯中著和施耐庵、罗贯中合著三种说法。【《水浒传》的成书L刊刻时间和成书过程与《三国演义》基本相同,但历史成分大大少于《三国演义》,主要是依据民间传闻和通俗文艺。宋江起义在历史上实有其事,也是南宋以来说话和杂剧艺术的重要题材。《大宋宣和遗事》与《水浒传》情节大体一致。【《水浒传》的版本】:可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略,较少细节

2、描写;繁本描绘生动,文学性强。繁本系统分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三种。70回本是明末金圣叹根据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除了为全书加批语外,还有3篇序文。该本问世后成为清代以来最流行的版本。思想内容/地位影响【《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水浒传》全书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前70回)写108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写梁山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接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

3、奉命征辽、征方腊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水浒传》的主题思想L《水浒传》所表现的,是一种绿林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是墨家思想意识在民间所表现出来的绿林土匪文化精神的写照。1、《水浒传》与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①“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②“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③“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梁山好汉的组织原则;④“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系统内部儒道墨的互补性是这种悲剧结局的宏观上的文化根源。2、《水浒传》与绿林文化的人格

4、崇拜:在长期的流传和改作中,《水浒传》形成以俗文化为核心,以雅文化为氛围的多极“义”的人格观念。具体表现在: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从先秦游侠、墨侠至后代绿林好汉最稳定和最基本的人格精神和人格观念,也是“替天行道”旗帜的具体体现。②“仗义疏财3它不仅是绿林人格的象征,也是绿林集团得以成立的重要内聚力,起着对外扩大组织,对内保护自己的实际作用。③“勇武阳刚”之气:从人格美感上来说,侠士至绿林草莽更崇尚一种勇武豪壮的阳刚之气。在以上三个方面中,打抱不平和仗义疏财是好汉人格的外在之形,而勇武豪爽的阳刚之

5、气是好汉人格的内在之神。神为形显,形为神立,双方依存咬合,构成以“义”为中心的好汉人格崇拜系统。【《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K社会影响:①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②进步文人和思想家、艺术家等往往以《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来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或者以梁山英雄的纯真朴实来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以及假道学的可恨可杀之处;③统治者对它视为洪水猛兽,次禁绝。2x文学艺术影响①《水浒传》创制的英雄传奇小说的体式,成为后代的典范作品。同时,对历史演义小说和公案侠义小说都有直接

6、或间接的影响。此外,书中有关市井生活的生动描写,对人情小说如《金瓶梅》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②后代小说中还出现了专门接续《水浒传》的续书,如《水浒续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荡蔻志》)等。③《水浒传》对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④《水浒传》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如美国赛珍珠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译本。三、艺术成就1.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过渡①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作品既写出绿林英雄具有传奇色彩的超人之处,又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弱点和成长过程,从而避免人

7、物因过分夸张而失真的缺点。①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即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使作品既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又使人觉得真实可信。如武松打虎等。②粗线条与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又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④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水浒传》对类型化的人物性格塑造有了一定的突破。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人物的性格既有主调,又有许多其它的侧面。2、叙事技巧的进

8、步和自由①在全知全能方面,作者能够从更大的宏观角度,从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去把握和统摄全书的人生哲理和历史线索,呈现出超越全知全能的叙事才能。②最能体现作者叙事才华的是作品中作为限知叙事方式表现的流动视角及其更大的自由性。使读者或如亲临其境、身同感受;或突然惊醒于流连忘返之际,体现了作者自由灵活多变的叙事技巧。①在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关系上,《水浒传》作者的做法是以局部的限知组合成整体的全知。限知与全知相互作用,使读者忽而心急如焚,忽而长气一舒,尽享艺术天地之乐。3、珠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