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ID:4321108

大小:11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30

“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院、系、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数学)姓名白亚妮导师高丽教授报告日期2015年8月2日延安大学研究生学院制2015年8月1日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一、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论文工作量的估计、工作条件,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解决措施.二、开题报告会应以学术活动的方式公开进行.三、正式开题之前,研究生应在广泛阅读中、外文资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拟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把握所选题的研究

2、目的、意义和预期结果,明确课题工作的设想、方法和研究路径.四、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开题报告初稿,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由指导教师安排开题报告时间.开题报告未通过者,重新开题,若第二次开题报告仍通不过者,则按有关规定终止学籍.五、开题报告不能按期完成者,应及时向研究生处提出延期申请.六、本表可以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若不够填写时,可另加附页.论文题目“班班通”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类型(请在有关项目下作√记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跨学科研究√研究生作开题报告,听取意见后,整理成

3、文(不少于3500字).一、文献综述1、“班班通”的现状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该工程促进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但每日一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和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大搞表面的形象工程,推出一系列并不反映真是应用现状的公开课,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反而浪费教师的时间,加重教师的负担。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技术的更新,2005年教育部在“校校通”的基础上启动“班班

4、通”工程,在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纵深发展的同时,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打造师生数字化生存方式,切实推动了师生的共同发展。目前,国内有很多中实现班班通的技术方案,如“绿色班班通”,惠普e校园,方正电脑“班班通”,汉王手写线“班班通”。总之,“班班通”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先进的理念,已经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班班通”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资源的变革和优化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资源的变革和优化。为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班班通”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研究,应成为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

5、点。2、班班通教学模式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各中小学相继如愿以偿地安装了“班班通”设备。目前农村中小学也基本普及。“班班通”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利用它进行集体备课,多媒体演示课件、播放视频、布置作业,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等;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习题训练、完成作业,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家长可以通过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还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班班通”真真的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

6、它特有的优势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实现高校课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班班通”自2010年实施以来,对我县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县里的教师之间的调动比较频繁,教师来到一个新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师、领导,教法是否适应是个大问题。直到有了“班班通”以后,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多了,县里的教学活动也随之多样化。二、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新世纪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了教

7、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实施进行的“班班通”教学,使学校教学环境大大改善,它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班班通”带来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多种认知途径,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创造了

8、必要条件,实现了《新课程纲要》所提出的:转变教师观念,从单纯传统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打破传统的升学取向课堂授课模式,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依托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技术,由于教育理念、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的出现“班班通”教学参与意识不强,应付形式等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