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ID:43229100

大小:95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05

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1页
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2页
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3页
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4页
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生物圈1号”“生物圈Ⅱ号”水中陆地空中1、目前已知的动物有多少种?2、按有无脊柱划分,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类?3、按生活环境划分,动物又可以分为哪几类?阅读课本P2,回答下列问题约有150万种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水中陆地空中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海洋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淡水鱼类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背鳍尾鳍臀鳍腹鳍胸鳍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保持前进的方向?2

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一、鱼:1、游泳不能。因为各种鳍往往同时运动,仅靠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很难分辨出各种鳍分别起什么作用。①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②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③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比如,你已经做过的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对种子所处环

3、境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就分别进行了控制,否则你难以看出单一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模拟实验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模拟实验鳃弓鳃耙鳃丝鳃盖2、呼吸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

4、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鱼的鳃是鲜红的,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水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不能从水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亡。鱼的外部形态结构1、体表被有鳞片,具有保护色(身体的

5、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2、体形呈梭形,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阻力。3、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4、用鳃呼吸,通过尾部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小结: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叫做鱼。海马是鱼吗?因为海马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所以海马是鱼。二、其他水生动物海葵珊瑚海蜇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3、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环节动物:沙蚕、水蛭等

6、;爬行动物:龟、鳖等;哺乳动物:海豚、鲸、海豹等。三、水域环境的保护工厂和生活污染物农田中农药和化肥绿色革命:用高科技的方法获得农作物的高产稳产。蓝色革命:用高科技的方法开发海洋的资源。课堂练习1、目前已知的动物有种。2、以身体结构划分,动物可以分为和两大类。3、四大家鱼是指。4、鱼游泳时,主要靠产生前进的动力。5、鱼在运动时,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6、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7、海马是哪种水生动物?150万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身体躯干部和尾

7、鳍的左右摆动胸鳍、腹鳍和背鳍尾鳍鱼不能从水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亡是鱼类8、鱼的主要特征是:。9、鱼的口总是不停地张开和闭合,这是鱼在。10、“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是:11、举例说出下列几种水生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呼吸1、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2、水循环失调,3、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海葵、珊瑚、海蜇等扇贝、蛾螺、河蚌、章鱼、乌贼等水蚤、虾、蟹等水蛭、沙蚕等龟、鳖等鲸、海豚、海豹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