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

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

ID:43262081

大小:2.41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07

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_第1页
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_第2页
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_第3页
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_第4页
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轴之表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 軸的強度與應力13-1扭轉的意義13-2扭轉角的計算13-3動力與扭轉的關係13-4輪軸大小的計算13-5實心圓軸與空心圓軸的比較總目次如圖13-1(a)所示,為圓軸承受扭矩作用之情形,其兩端承受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偶所作用,此力偶可由圖13-1(b)中之旋轉箭頭表示或用圖13-1(c)中之力偶矩向量表示,此種載重情形稱為單純扭矩,或稱純扭。本章將討論實心圓軸承受扭矩後,所產生內效應,包含剪應力及剪應變。扭轉的意義13-1回目次扭轉的意義13-1回目次圖13-1扭轉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在分析軸承受扭轉

2、作用所生的應力與應變之前,須先作下列之假設。軸所用材質為均質材料。軸承受扭矩後所生的應力在比例限度內。由上列假設可知,軸承受扭轉作用後,其變形為純剪之情形。如圖(a)所示,軸上任一半徑為ρ之縱軸線mn,在經扭轉作用後,其轉動一微量角度γ至mn'。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今取軸上相距Δx且半徑為ρ之微小分離體,若只考慮左右兩橫截面之相對轉角,即左邊截面固定,如圖(b)所示;顯然地,γ為軸在半徑ρ處之剪應變,且依剪應變定義,可得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式中,bb'=ρΔ,ab=Δx,其中Δ為

3、相距x之兩截面受扭矩作用後的相對轉動角度,稱為扭轉角;而Δ/Δx可稱為單位長度之扭轉角,常以θ表示,即(公式13-1)可以改寫成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由上式可知,承受扭轉之軸,其剪應變與半徑成正比例,如圖(c)所示。另由虎克定律可得軸承受扭轉後,其橫截面所生的剪應力為(c)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故剪應力亦與半徑成正比,如圖(d)所示,而最大剪應力發生在軸之表面,軸線上為零,且(d)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公式13-4)所得為作用在橫截面的剪應力,但因有等值的剪應力恆存在於互相垂直的平面上,故軸之縱截面上會同

4、時互生等值的剪應力,如圖13-3(a)(b)所示。圖13-3縱向剪應力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由上述分析可知,扭轉圓軸之表面為一純剪狀態,所以由10-2-3節之討論可知,對抗拉能力很差之脆性材料如鑄鐵圓柱等,若承受扭轉時將於表面產生螺旋裂痕,且其破裂方向是與軸線成45°之方向產生最大拉應力,材料是受此拉力拉至破裂,如圖13-4所示,此斜向螺旋裂痕之產生係因純剪所致。其是由兩垂直方向大小相等之張力與壓力的合成。圖13-4螺旋裂痕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上述所得之剪應力係由單位長度的扭轉角θ求得,而剪應力與扭矩T之關係,

5、則可依力矩原理求得。即軸承受扭矩T作用時,其橫截面所生之剪應力,對軸中心線的力矩總和必等於該截面所承受之扭矩。圖13-5剪應力及扭矩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如圖13-5所示,將樑之橫截面視為無數微小面積ΔA集合而成,再由力矩原理得式中,Σρ2ΔA為橫截面之極慣性矩,常以J表示,則T=GθJ,或上式表示軸之單位長度的扭轉角與扭矩成正比例,而與GJ成反比例。GJ稱為軸之扭轉剛度,此值可顯示軸對扭轉變形的抵抗能力。若軸之全長為L,承受扭矩作用時,所產生的總扭轉角ϕ可由(公式13-2、13-5、13-6)求得將(公式13-6)

6、代入(公式13-4),可得剪應力與扭矩力之關係為     ,即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故剪應力與扭矩成正比例,而與其橫截面的極慣性矩成反比例,則最大剪應力為如令 ,ZP為極截面係數,則上式可改寫成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當軸為實心圓軸時,如直徑為d,則又當軸為空心圓軸時,如外徑為dO,內徑為di,則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扭轉角的計算13-2回目次動力與扭轉的關係13-3回目次軸之傳動功

7、率P,由定義可知其等於扭矩T與角速度ω之乘積,即式中,T為軸上所受的扭矩。ω為軸的角速度,單位為弧度/秒;若改以軸的每分鐘轉速N替代,則動力與扭轉的關係13-3回目次但實用上,功率的單位係以「公制馬力(PS)」表示,且1PS=75kgw.m/s。故在公制單位中傳動功率PS與扭矩T及轉速N的關係式為動力與扭轉的關係13-3回目次在SI制單位中,若扭矩T的單位為N.m,圓軸傳遞之功率P的單位為N.m/s即瓦特(W),則式中,1kW=1000W=1000Joule/s=1000N.m/s=1.36PS=102kg.m/sF:k

8、gw,V:m/min動力與扭轉的關係13-3回目次動力與扭轉的關係13-3回目次輪軸大小的計算13-4回目次軸徑設計須符合所要求的強度及剛度。茲先就符合要求強度所需之軸徑d而言,由(公式13-12)可得因代入上式,可得輪軸大小的計算13-4回目次由上式可知若兩軸材料相同,且傳遞的功率也相同,則兩軸的直徑與轉速的立方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