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卷

《教育学》考卷

ID:43319630

大小:397.56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9-30

《教育学》考卷_第1页
《教育学》考卷_第2页
《教育学》考卷_第3页
《教育学》考卷_第4页
《教育学》考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考卷第1套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比国外最早的教育专著《》还早300多年。2、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又是教学经验一种系统的o3、新颁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屮的自然学科提前到小学—年级开设,比原来提前了年。4、以为代表的教育理论被称为传统教育派,则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标榜为现代教育派。5、程序教学的原则是: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原则和自定步调原则。6、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方面要提倡,反对。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辅助形式是个别指导、分组教学和一。8、思想品徳教育过程是对学生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这个培养提高的过程具有、

2、多端性特点。9、独生子女教育要注意为独生子女“”伙伴关系,注意相结合,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条件。10、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三个方面。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洛克D、斯宾塞3、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周期世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社会发展B、儿童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点C、自然条件D、教育年限长4、教育在人的身

3、心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作用B、主导作用C、决定作用D、发展作用5、主张教育目的取决于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需要,这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孔德C、涂尔干D、那托尔卜6、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环节的课的类型是()A、单一课B、活动课C、劳技课D、综合深课7、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团队活动B、班级活动C、政治工作D、教学8、教学原则反映了()A、教育现象B、教学规律C、教学现象D、师生关系9、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A、巩固性谈话B、启发性谈话C、

4、指导性谈话D、交接性谈话10、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A、活动课时制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1、小学阶段政治教育和基本思想观点教育的重点是()A、正确的政治方向B、对事物的正确认识C、道德行为规范D、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12、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是()A、榜样法B、说服法C、评价法D、陶冶浩法13、在教师主持下全班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叫()A.班会活动B、少先队活动C、主题活动D、课外教育活动14、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促家校有机结合的家校联系形式是()A、家庭访问B、家

5、长学校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15、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劳动具有()A、责任性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校教育2、教育冃的3、“双基”4、讲授法5、徳育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因此,教育学实质上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2、()办多少学校多少人受教育,多少人从事教育工作,决定于剩余劳动力的量。3、()我国教育的重点是基础教育,抓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施义务教育。4、()活动课程是课程计划以外开展的体现自主、灵活、广泛、实践特征的课程形式。5、()一般认识能力是特殊认识

6、能力的基础,特殊认识能力又有助于一般认识能力的发展。6、()“发现法”要有一定的知识的经验储备,要求学生有相当的思考力,因而不太适用于低年级教学。7、()对同一个班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8、()孔子把“教人做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9、()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10、()“六段式”课堂结构模式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一个创新。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国内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3、简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六、论述题

7、(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有哪儿个方面,并分别举例说明。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实施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教育学》考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①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②洛克的《教育漫话》③卢梭的《爱弥尔》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①生物性②永恒性③历史性④阶级性3普通教

8、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耍是()。①幼儿教育②中、小学教育③高等教育④职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