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ID:43384379

大小:18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30

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_第1页
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_第2页
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_第3页
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_第4页
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优秀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鉴赏第一单元单元设计本单元主要学习鉴赏中国新诗。选编的4首中国诗歌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4首诗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

2、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些角度可供教学时参考。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

3、说这两个方面。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中国这样诗的国度里,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感悟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

5、眼中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

6、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诗歌创作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所以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要借助意象。鉴赏诗歌的情感,也要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能理解得深入而全面。单元教学建议:13用心爱心专心1.中国新诗不可胜数,这里的4首诗仅为举例性质的,无法反映中国新诗的全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延伸拓展,指导学生举一反三,阅读更多的中国新诗名篇,提高诗歌鉴赏力。2.结合这个单元的表达内容,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的诗歌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自定,如:课文中的诗、扩展读本中

7、的诗、课外自选的诗、自己创作的诗,还可把中国古典诗歌改写成新诗进行朗诵。3.组织学生将自己在这个阶段阅读、创作、翻译或改写的诗歌结集,可以是个人专集,也可以是多人合集。为诗集起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写出序、跋,自己设计封面、插图、版式等。4.本单元安排5课时:《沁园春·长沙》1课时《诗两首》2课时《大堰河——我的保姆》2课时1沁园春·长沙设计方案(一)总体设计教材概述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

8、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紧承上阕,通过回忆往昔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答:主宰中国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学习时要有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