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材分析

地理教材分析

ID:43390772

大小:108.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1

地理教材分析_第1页
地理教材分析_第2页
地理教材分析_第3页
地理教材分析_第4页
地理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分析方法新探-以(人教版)地理3“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430079)石红娟摘要:地理教材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工具,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中学地理教材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编写,反映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体现了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学功能。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有助于认清教材的价值、发挥教材的功能,为地理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地理3的具体一节内容,浅谈区域地理教材的分析方法。关键字: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分析作为地理教学活动载体的地理教材,涉及不同层血的

2、分析,通过宏观层血的分析了解教材在地理教学屮的地位,功能、特点及教材章节的整体架构,有助于教师从课程设査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教材;通过微观层而的分析明确具体章节的教学因子、知识构成、教材栏目和表述方式等,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教材的教学功能,这是对教学活动方向的指导,有助于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将教材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统一,也就是将教材的整体把握与详细解读相统一,同时突出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分析的特点,体现教材分析系统性和深入性。1(人教版)地理3整体分析通过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棊木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

3、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地理3则是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教版)地理3共有五章,笫一章介绍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是本模块的核心内容,主要结合具体区域的具体案例组织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学习了解区域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而临的

4、问题,探讨应对的策略和扭施,同时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和nJ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五章讨论区域Z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从区域内部到区域之间,呈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图1(人教版)地理3教材的整体架构2“荒漠化的防治”教材详析2.1课标解读依据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英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扌音施”首先,课标要求以某一个区域为例,分析的是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其次,要求明确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再次,要针对区域存

5、在的牛态环境问题,研究如何进行综合治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牛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而因索联系起来,寻找产生生态坏境问题的症结和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以“荒漠化的防治”一•节为例,在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人教版)教材选择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的案例,主要基于:第一,荒漠化问题的典型性。全世界关于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活跃领域z—。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占据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z—,面积z大,不容忽视。同时,在半干旱地区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又引起了沙漠化的问题。第二,区域的典型

6、性。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荒漠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沙漠化而积大,推进速度快,已危及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引起了普遍关注等。第三,具有教育意义。荒漠化的形成和快速推进除了受制于自然环境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断加剧荒漠化的速度和程度。这就涉及到了人与白然、社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联系到生产和生活实际。我国有相当面积的国土当前都面临荒漠化的问题,西北地区侧重于土地沙漠化,华北地区土壤次仝盐碱化严重,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则而临石漠化现彖的威

7、胁。可以说,荒漠化现彖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性,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枳极性。2.2教学方法与学情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内容的课标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木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H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进行。在学情方面,初屮地理教学已涉及了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区域羌异,即认识区域“在哪里,是什么”,为高中地理分析区域“怎么样,为什么”提供了基础性知识。同吋,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

8、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法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2.3教材的教学因子及其内在联系2.3.1地理知识的分析本节主要包括四方而内容: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定义即解释什么是荒漠化,让学生对这一地理现彖有明确的界定和认识,是学习其危害、成因及防治的基础。荒漠化的成因是木节的重点,教材从自然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