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

ID:43408912

大小:8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语文版)秋水一.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散文,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二.重点字词1.通假不辩牛马。同“辨”,分辨通假字2.活用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作动词,轻视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3.特殊句式。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应该是“莫若己”。属于宾语前置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型。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见,被。状语后置:“于大方之

2、家”后置4.成语①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三.道理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愚公移山一.文学

3、常识列子,列御寇,战国,道家学派。《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篇寓言。二.重点字词1.通假甚矣,汝之不惠惠—慧聪明始一反焉反—返返回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没有2.特殊句式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3.古今词义(1)虽我之死(即使)(2)何苦而不平(愁)(4)而山不加增(更加)三.写法特色神话结尾。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愚公

4、反驳。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移山困难。路途遥远,工具简陋,山大且高,人手不足。四.人物形象愚公有远见有毅力智叟鼠目寸光五.道理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学常识韩非法家学派《韩非子》二.重点字词1.通假齐—剂说—悦汤—烫还—旋2.故:特意索:寻找属:管,掌管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成语: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

5、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三.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四.道理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启示:如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捕蛇者说一.文学常识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二.重点字词实词总结为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为了。“故为之说”。岁①每

6、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甚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毒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疠”。③毒害。“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生①活,使——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食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饲。“谨食之”。虚词总结而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7、。以①而,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乎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呢。“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于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到。“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三。中心思想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

8、,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四.写作特色一.使用衬托突出重点。本文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