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

ID:43412373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1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_第1页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_第2页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_第3页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_第4页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经济学论文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思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闫丽萍摘要:现在经济、社会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寻找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为改善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提供参考和建议。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就业期望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相对于男大学生更加严重。这不是指女大学生没有工作可做,而是指同班级、同一届或同专业来说,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如男

2、生,她们的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就业率相对低下。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女大学生就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相比于同等条件下的男生来说,女大学生就业率低。根据厦门大学叶文振教授对2002年1068名本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在同等条件下,女生一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叶文振,刘建华,夏怡然,杜娟.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2,(6).];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仝辉基于2008年5月-6月甘肃省大学生就业数据分析上得出结论,从总体上看,

3、就就业成功与否而言,女生的就业率低于男生,女生比男生的就业率低8.1个百分点[仝辉.“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16.]。(二)同等条件下,男女大学生就业的机会不均等。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男大学生。实际的用人单位有权利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做出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选择,因而用人单位只有在不影响其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存在性别选择的好恶,这就造成了在同等条件下,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大于女大学生[唐晓燕.从经济学视角看女大学生就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91.]。(三)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的工

4、资水平较低。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厦门大学2002届1068名本科毕业生进行的就业调查发现,签约时雇佣单位拟付工资低于3000元的,占全部女生的78.8%,高出男生11.3个百分点;拟付工资2000劳动经济学论文元以下的,占全部女生的64.8%,超出男生14个百分点。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签约单位对男生的拟付工资平均要高出女生11%。其实,女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收人一般低于男性,但即使是偏低的收人期望,雇佣单位也不能予以满足。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女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低于男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性别工资差异广泛存在,女大学生受到非平等的就业待遇。

5、[4刘丽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6,(1).](四)不同类型的高校同一年毕业的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同。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其硕士论文中,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发现,重点高校的女毕业生相对于非重点高校的女毕业生而言更容易就业,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比非重点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发生比高27.9%。[5仝辉.“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五)同等条件下,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同。总体上来说,“理工类”的毕业生相对于“非理工类”的毕业生而言更容易就业。但是理工类专业的女大学生由于受体质

6、的影响,就业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医学、护理、师范类、新闻广播等女生擅长领域的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反而相对较好。(六)女大学生一旦就业,对工作的满意度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而且对于工资要求要比男大学生低,一旦就业,从专业对口程度、单位的发展前景、单位的工作环境、单位提供的各项待遇和福利、单位为大学生提供得上岗前培训、单位的内部文化结构或企业文化、与其他同学相比的工作满意度、对你工作的总体评价等八个方面来看女生对就业结果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要高于男生。[6仝辉.“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研究[].西北师范

7、大学:]二、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一)外部因素1.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有关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而到2007年高校毕业生增至495万,首次超过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地或与往年持平,整体就业趋势供大于求,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2.政府政策失灵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政策也存在着失灵和负效应的一面。首先,政策本身存在不完善之处。我国

8、目前还没有一部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的专门法律,相关的法律及主要规定主要在《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妇女发展纲要》中集中体现,其中有关禁止就业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条款多为一些原则性规定,缺乏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