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

ID:43519428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9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_第1页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_第2页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_第3页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情感的教学尝试彭现伟物理学是当代最活跃的学科,它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要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创造性品格,以造就适应我国建设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德育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创造性品格的思想基础。我国现在实行改革、开放、搞活,以迎接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学生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应促使学生自觉地、顽强地学习,使他们把学习看成是自己对未来的庄严职责。其次,要培养学生解放思想,敢于质疑的意识和集体合作精

2、神。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一节时,可介绍有关的物理学史,告诉学生许多伟人的贡献都是来自对权威的怀疑和否定。如伽利略用实验事实纠正了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统治了人们近两千年的错误观念,为经典力学的创立铺平了道路。要鼓励学生具有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敢于为真理勇于牺牲的精神。在教学中还应适当介绍当代科学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当代是知识密集型的新时代,许多工作都要靠协作才能完成.科技的发展还缩短了空间距离,密切了人际关系,“孤芳自赏”、“独善其身”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并能进行集体协作是学生发展的

3、方向。  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德育教育:一、利用物理学家的事迹、高贵品质,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二、介绍我国物理领域的科技成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结合物理理论和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四、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美育教育运用生动语言塑造美的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语言是使学生通过听觉器官感知美的形象的主要手段,形象鲜明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幽默的语言能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产生美的情绪体验。如在讲“相对运动”时,我给学生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一件有

4、趣的故事:一个法国飞行员在蓝天驾驶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子”在脸旁浮动,他随手抓住一看,竟是一颗德国造的子弹。高速飞行的子弹原来是可以打死打伤人的,这个飞行员竟可随手抓住,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通过对比联想的心理活动,既掌握了知识又会产生审美感受。再如在讲反射定律时,为什么要先讲反射,后讲入射呢?如果只告诉学生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学生不会太明白。我用生活的实例来讲解:有一天我去公园散步,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带着孩子在玩,我夸孩子长得好看,双眼叠皮,皮肤又白又嫩,真像父亲。同学们想想,我能不能说“父亲长的像孩子一样漂亮呢?”结果学生在

5、笑声中体会到物理学中因果关系不可倒置。教学实践说明,只要教师善于巧妙运用教学语言,塑造美的形象,描述美的情景,就能使学生在联想和欢乐中发展和深化审美体验,进而走进美的殿堂,挖掘教材中的“美”。  第一,挖掘教材中的逻辑美。自然科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物理教学要顺应这一特点,把教材中的逻辑美突出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逻辑的力量。如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关于运动和力的理论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伟大结论,这就是逻辑推理的力量。学生从中会产生对自然科学那种严密的逻辑美的向往

6、,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潜移默化,自觉做到逻辑思维清晰,因果分明。  第二,展示物理学的和谐美,物理概念、规律、公式门类繁多,千变万化,然而它们又不是杂乱无章的。物理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对称的公式、简洁的叙述、巧妙的实验设计、鲜艳的色彩都具有美的性质。如力学部分学完后,可指导学生把力学知识点总结成一个互相联系的力学网络结构图,把力学的的物理概念、规律和公式都归纳入一个完整体系之中。从网络结构图中,学生们看到自然界所遵循的规律,有了它,我们可以解释和利用一切机械运动。综上所述,物理学无论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陶冶学生的情操和美的本质。只要教师

7、善于因材施教,把德育、美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