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525763

大小:636.8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09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亳州二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甲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B.风沙C.气温D.降水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3.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B.次生盐渍化C.沙尘暴D.水土流失【答案】1.C2.B3.D【解析

2、】该题以内陆湖为背景湖泊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湖泊萎缩的原因和区域的环境问题,掌握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结合区域地理的特征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河流的特征分析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湖泊的相关知识.【1题详解】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结合图文材料,获得信息:该湖泊位于北半球内陆沙漠地区,降水比较少;图乙中显示湖泊的面积在7月最大,1月最小,可以推知湖泊面积的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夏季,冰雪融化,湖泊面积大。故选C。【2题详解】这种变化说明湖泊面积变小,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湖泊面积减小主要是入湖水量减少所引起。

3、对于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中上游取水灌溉可引起湖泊萎缩。故选B。【3题详解】该地位于中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不会发生水土流失,D符合题意;干旱区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次生盐渍化,干旱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及沙尘暴,ABC会发生。故选D。4.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低D.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答案】D

4、【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一般。【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渭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其南侧的秦岭,由于秦岭植被逐渐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减弱,水源枯竭,故选D。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D.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6.乙地森

5、林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区域,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答案】5.C6.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意在考查学生对气候对植被分布影响分析情况,总体难度不大。【5题详解】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会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故选C。【6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

6、育,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渍涝现象,所以乙的森林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区域,河谷平地却少有分布,故选C。【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

7、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读“山西省“六五”期间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各小题。7.山西省“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成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铁─钢  ④煤─电─钢 ⑤煤─气─液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8.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煤炭的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9.下列概念与山西晋城

8、煤业集团多年努力变害为宝做法不符合的是()A.循环经济B.开发新能源C.科学发展观D.节约型社会【答案】7.A8.D9.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能源开发,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难度一般。【7题详解】根据图示山西省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造的产业链是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故选A。【8题详解】山西省的生态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