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ID:43608691

大小:24.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_第1页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_第2页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_第3页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结合我科情况,总结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加强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预防环节及技术,爱护自己的健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处理突发事件的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护士常受到职业危险因素的威胁[1]。现结合我科情况,对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1职业危险因素1.1工作压力的危险因素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夜间就诊多。护士夜班频繁,经常接触

2、忧伤情绪(患者死亡或病危),院内及院前抢救任务重,精神高度集中,体力脑力消耗大,生理和心理处于紊乱状态[2]。在救护车上进行各种操作时,常出现晕车等症状。1.2患者及家属的危险因素急诊患者病情急且带有紧张情绪,希望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诊治,对护理程序易产生认知偏差,稍有怠慢则怨言重重。若遇到醉酒者其更易冲动,失去理智,常秽语辱骂或动手殴打护士[3]。1.3物理损伤的危险因素工作中易受到锐器伤害(如针头、刀片、安甑、碎玻璃等),陪护危重患者检查中多次少量接触放射线;不恰当搬运患者、仪器等,可造成急性扭an伤等;病区常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长期

3、暴露可致皮肤癌、眼炎等。1.4化学损伤的危险因素对病区的消毒、仪器的清洗、灭菌等需用到的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腐蚀作用,严重的可引起皮炎及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处理有机磷中毒患者时常伴有头晕、胸闷、恶心等不适,处理强酸、强碱类中毒时时常被残留毒物灼伤[4]。1.5生物损伤的危险因素在抢救中(如气管插管、吸痰、洗胃、静脉穿刺、清创缝合、包扎止血等),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0.004ml带有HBU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有0.3%感染的危险,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

4、染病[2]o2防护对策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对护士进行普及性的预防教育,增强预防职业性损伤的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操作时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戴防护镜。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时戴手套,接触患者后要严格洗手,对排泄物及时消毒,做好终末消毒处理。2.2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自我防护掰安咅瓦、撬瓶盖使用正确的方法,手术或操作后物品及时处理,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专门的容器中。一旦发生针刺伤,立即挤出少许血液,流动水冲洗,然后用碘酒、乙醇消毒后包扎,必要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4]。搬运患者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

5、巧,保持身体的正常平衡,尽可能用最大的肌肉及杠杆作用去完成工作。消毒剂、紫外线消毒时,离开现场,避免对眼睛、皮肤、黏膜的直接刺激,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陪护危重患者做检查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暂时回避或穿防护服。2.3加强沟通,提高应对能力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遇到不理智的患者和家属,要沉着、冷静、反应敏捷,与其保持一定距离,抓住时机及时通知相邻医务人员、医院保安或请求警方协助[1]。2.4增强适应,改善职业条件加强自我保健、饮食营养,工作和家庭进行合理安排与调整,夜班后及时补充睡眠。管理上,人员配备充足,合理、弹性排

6、班以保证护士的休息,加强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专科学习。3讨论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预防是减少损伤发生的关键。因此,护士应爱护自己的健康,明确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的,熟练掌握预防环节及技术,只有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健康服务。参考文献[1]冯霞•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护理研究,2006,2O(11A):2893.[2]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当代护士,2005,2(1):29-30.[3]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

7、7-68.[4]潘淑琴,吴俊霞,王建斌,等•临床护士锐器调查与预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15-4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