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

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

ID:43686532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_第1页
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_第2页
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_第3页
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对于护士职业性损伤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及预防对策【摘要】了解临床护士职业性损伤以及对此的预防情况。临床护士的防护意识较淡薄,职业性损伤发生率高,应规范护理操作,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建立健全各类职业性损伤的报告制度。【关键词】护士;职业损伤;针刺伤【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252-02职业性损伤又称工作伤害,简称工伤。主要包括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随着医学科学和诊疗

2、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新的化学药物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医疗工作者,特别是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的危害因素之中。于是,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的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因而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1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1.1医疗工作环境对护理人员的侵害是随处可见的,不过是程度的轻重之分和防护措施是否得当而已。护理人员经常性地与各种各样的患者接触,有些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染,如果不注意防止交叉传染,就很可能染上疾病。再加上护理人员长期生活在各种消毒剂的环境屮,包括麻醉气体和有害气体,因此都

3、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护理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1.2工作性质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护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者,有些患者本身就是病毒携带者,经常与这些患者接触,增加了被感染的机率。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索。护理人员长时间站立工作,身体前倾,腰部长期受力,还有的经常处理重物,疾步行走,紧张地传递器械,易造成劳损和静脉曲张等。护理人员也常忙于手术或抢救,饮食或作息没有规律等,都能造成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隐性伤害或职业后遗症。1.3护理人员由于自身防护意

4、识的淡薄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不规范,从而使职业伤害出现的机会加大了。工作1年或不到1年的发生锐器伤的数量占了总数的21.9%〜35.0%o而在处理针头相关的行为中,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是导致锐器伤的最常见的原因。1.4职业压力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伤害。紧张的工作特点给护理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会对她们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医护人员每天面对患者,这种环境使她们不知不觉会产生人性的冷漠,容易感到麻木或厌倦,缺少同情心和责任感,或觉得人生不过如此,产生厌枇一类消极心理。2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的防范

5、对策2.1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及整体素质教育。医院应制定合理的职业伤害防护措施,定期组织人员培训与学习。特别是新进人员,将职业伤害防护措施的培训考核作为必需条件。老员工也要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新的防护措施。逐渐在整个医院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减少和防止意外发生。2.2健全职业伤害预防与处理体系。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发生职业损伤者及吋报告主管部门,按要求治疗处理;定期分析总结经验,并作为质量管理的依据。加强高危科室的管理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1.3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可建

6、议所有医疗机构采用安全型采血器和锐器盒,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规定。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必须集中处理;建议推广使用无针产品、安全注射器。而皮肤粘膜一旦受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后包扎伤口。针刺伤者,建议及时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若确定被感染病人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和关治疗措施,并随访观察;对于高危护理T作者,应注射相应疫苗,做到早期预防。2.4加强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了、乳胶手套,必要吋戴防

7、护眼罩,熟练操作规程,防止药液逸出;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注意通风,定期监测空气屮浓度,以减少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对于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外溢。2・5加强牛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在接触具有传染性分泌物、血液、体液的病人时,应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实现六部洗手法进行手的消毒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加强高危人群保护,接种疫苗是防止生物性疾病传播最有效的预防办法。2.6注重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医院管理者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对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加强人员配备,适当调整丁作强度,以减轻护

8、理人员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3讨论3.1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针刺伤传播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黏膜)。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抽血、输液等治疗T作,由于接触医疗锐器物的机会多,由此发生针刺伤的儿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3.2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加强锐器物的管理是降低针刺伤的重要环节。护理T作中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