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

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

ID:10515909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_第1页
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_第2页
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_第3页
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_第4页
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对策【摘要】急诊室医护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大。本文对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关键词】急诊护士;危险因素;预防对策RiskfactorsandmeasuresofoccupationalinjuriesinemergencynursesLINXiu-mei.EmergencyDeaprtment,People’sHosopitalofShenzhenCity,Guangdong,Shenzhen5

2、18020,China【Abstract】Thestaffsofemergencyroomoftengivethepatientswhoarenotentirelycleardiagnosisdispositionandrescue.Therefore,potentialriskofoccupationalinjuriestoemergencynursesismajor.Inthispaper,wewilltalkaboutpotentialriskfacorsofoccupationalinjuriestoemergencyn

3、ursesandproposeappropriateprotectivemeasures.【Keywords】Nurseofemergencyroom;Riskfactors;Preventivemeasures7患者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急诊护士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各种化学消毒剂,并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若不注意自我防护或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因此,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充分认识急诊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危险

4、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危险因素1.1物理因素急诊护士最常见的物理因素是锐器伤、噪音、电离辐射、负重伤:①锐利器:指各种医用的针、刀、剪、安瓿玻璃片等,急诊护士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之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与处置,在建立静脉通道,抽取血液标本,配合医生清创缝合,进行各种药物注射过程中容易发生锐器伤;②噪音:急诊科属于247h开放,频繁流动人员的嘈杂声、电话铃声、救护车的报警声、仪器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平均噪音值为(43~52.9)dB[1];急诊护士长时间处于高音量环境中,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易

5、致头痛、失眠等症;③辐射:急诊患者大多是重、危、急及意外伤患者,往往需要做各项检查X线、CT检查等,而护士需要在旁监护,因此常不可避免地遇到X线照射;长期受到低剂量电离辐射,而产生的蓄积作用可使自身健康受到危害,可引起疲劳、困倦、头痛甚至致癌、致畸性[2];④负重:急诊护士经常搬运患者,导致腰酸背痛,跌伤扭伤;护士站立时间过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1.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指各种消毒剂、有机磷农药、清洁剂及紫外线等。各种急救器械及物品使用后,需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据报道,每

6、天接触用于空气、地面、物品消毒的挥发性含氯制剂,如不加防护,长期接触可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及一些化学气体中毒的患者时,护士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可吸收到各种残留的毒物,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1.3生物因素急诊护士在车祸、刀伤等危重患者到来时立即投入抢救,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接触其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如果不注意自身防护,可能造成自身感染,而且成为传播媒介,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而医务人员感染

7、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3]。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流感、麻疹、腮腺炎对护士有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处于潜伏期的患者大多数看急诊,这时期的患者更具危险性。1.4心理因素7急诊护士需要面对来自社会不同层面及心理状态各异的人,如长期面对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忧伤情绪会影响她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增加了她们工作风险和紧张感;有的家属对抢救工作不理解,对护士出言不逊,甚至对护士谩骂,实施暴力等,使她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易导致心理性疲劳、角色紊乱、生物钟紊乱等情况出现。2预防对策针对急诊护士工

8、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危险因素,加强急诊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组织业务学习,增强职业安全意识,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这成为避免急诊护士出现职业性损害的关键。2.1物理性危害的预防对策护士在抢救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小心谨慎,正确选择掰安瓿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