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

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

ID:43756247

大小:217.05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3

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_第1页
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_第2页
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_第3页
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_第4页
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及其我国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屮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

2、师签名:口期:引言1•选题背景与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一体化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世界各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可以面向全球市场组织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人类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也为批界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岀

3、现。本文的“强资本弱劳工”是指,在资本与劳工的市场博弈中,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和流动性,使资本在市场活动中处于强势地位,资木的盈利能力增加,而由于技术非熟练以及半熟练的劳工的相对过剩和流动性过低,使Z在市场活动屮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力价格被压低,劳工权益受损。由于技术非熟练以及半熟练的劳工占了全世界劳工的绝大多数,因此在下文中所指的“劳工”就是指技术非熟练以及半熟练的劳工,而技术熟练的劳工并不包括在本文所指的“劳工”范围内。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初期,曾经经历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强资本与弱劳工阶段。进入20

4、世纪以后,由于劳工的觉醒与不断抗争、政治的民主化以及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工业化国家普遍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善税收政策来协调劳动关系,在这种取向下,资木的势力受到抑制,劳工的权益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从而劳动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协调吋期。近二三十年来,以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一体化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其趋势不可逆转。在这一进程中,资本的自由度持续扩张,口益摆脫主权国家的束缚;同时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决定了资木的流入往往能够带来经济的发展,资本对投入地区的选择范围因经济全球化而持

5、续扩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吸收资木的竞争者。自由度的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对资木需求的增长,很自然地使资本日益居于强势地位,劳工则因为就业岗位竞争的国际化和跨境流动的限制性而陷入日益不利的境地,全球性强资木弱劳工的格局己经形成。在以上背景下,本选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意义:第一,理论意义。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成因,从而揭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出现的必然性。第二,应用意义。本文在全面剖析了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成因后,探讨了此种格局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

6、应对此格局的一系列政策建议。2•简要的文献述评2002年,郑功成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全球化条件下两岸三地劳工与社会保障”研讨会上,讲到了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形成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这是“强资本弱劳工”概念在现有可查文献中的首次提出。郑功成(2002)、郑桥(2003)、郭松民(2006)、仲大军(2006)等学者则认为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不仅仅是由资木稀缺与劳动力过剩造成的,其与劳动者的权利受到种种人为的限制甚至剥夺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些学者认为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形成也有

7、政治原因。郑功成(2002)、沈琴琴(2003)、常凯(2004)、陈剩勇(2004)等人具体分析了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在中国的表现。他们认为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对劳工的影响是多重的,包括就业竞争的激烈化和福利保障的削减,他们列举了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其观点,并认为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持续会损害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应对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他们提出了我国应保护劳工权益、改革工会等政策建议。总之,国内的学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资木弱劳工格局的出现、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取

8、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献对后来者的研究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但是,纵观这些学者们的研究,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对全球化背景下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成因进行全面的阐述,现有的阐述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分析,并没有深入到理论的高度来揭示其背后的本质成因,而关于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启示的研究文献则几乎没有,等等,本文正是在这些方面进行拓展研究。3.本文的篇章架构木文章节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解读。强资本弱劳工现象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一开始就存在,这是由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