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

ID:43758645

大小:70.41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10-13

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课认识我们自己第一课时《我们在呼吸》是《认识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在呼吸”一课教材由“我们的呼吸器官%匕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五个活动组成。为了让同学们在体验呼吸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呼吸器官,感知呼吸过程;我们把活动一“我们的呼吸器官”活动三“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整合为第一课时.即本课《我们在呼吸》,冃的在于通过学生有梯度的口身呼吸体验,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同时,通过模仿制作模型,观察模型的变化,从而将不直观的现彖呼吸变得直观,加深学生对呼吸机理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呼吸系统的概念的构建.[教学目标]1、(1)引导学

2、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熨來初步了解呼吸过程;(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2、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垂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教学准备]“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

3、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牛•不可憋得太久),学生活动,谈感受。(出示课题)二、探究过程(―)感知呼吸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來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冇哪些?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指导学生用手摸摸B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4、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一一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二)体味呼吸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牛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

5、析,自己得出结论。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这与呼吸的形成冇什么关系呢?吸气胸廓腹部扩大呼气胸廓腹部缩小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教师汇报(三)、制作活动1•学生按教材P6步骤进行制作(可以将饮料瓶先为学生开个口或者直接提供剪好的半成品)2•学生手拉和放开橡皮膜,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而松手,橡皮膜冋缩,气球则缩小?学生讨论分析3•请同学们再对照我们前面的分析,你认为我们的饮料瓶相当于我们人的什么?气球呢?通过形彖直观的媒体动应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胸廓扩人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三

6、、课堂总结;大家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关于人的呼吸,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四、课外延伸1•对于我们的呼吸,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科学记录木上,在后附的教学屮我们将进行继续研究。2•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会冇什么感觉?为什么?[板书设计]:我们在呼吸鼻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肺泡吸气胸廓腹部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呼气胸廓腹部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资料]:新疆年会:(张鹏)“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教学设计力州区枇杷坪小学李勇[教学设计意图]:用资料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初步的探讨

7、,在学生对空气这一混合物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发现与问题进行交流,以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2、学习对比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与分析推理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引导学牛•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