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河驷马山分洪道高切岭段稳定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滁河驷马山分洪道高切岭段稳定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ID:43782233

大小:104.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滁河驷马山分洪道高切岭段稳定性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1页
滁河驷马山分洪道高切岭段稳定性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2页
滁河驷马山分洪道高切岭段稳定性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滁河驷马山分洪道高切岭段稳定性分析及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滁河驷马山分洪道高切岭段稳定性分析及对策建议王雷马舜(安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勘测分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本文针对安緻省和县驷马山切玲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该堤段的滑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膨胀土滑坡的一些特点和一般治理错施"关键词滑坡膨胀土抗劳强度驷马山切岭1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骊马山分洪道1969年12月动工开挖,1971年投入运用“切岭髙边坡在运行过程中.?11974年发现第一处滑坡至今.已有十多处,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滑坡比较频繁,尽管毎次发生滑坡迹象后,都做了及时处理.但根据目前情况看,滑坡已从低切岭段向深切岭发展、同时.切岭段已开挖和修建的土排水沟、坡面浆砌块石推水明沟、

2、坡脚挡浪墙等经过多年的运行,排水沟大部分堵塞.损坏或倒塌.坡面存在较多的裂隙,这些均是诱发滑坡的原因和隐患,期待改建和加固。2地层卿马山引江水道切岭段位于江淮丘陵东部边缘,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40m左右.最髙处髙程达45试右(切岭段中段堆土顶部),最低处位于分洪道河底.髙程37m.东南部为驷马山。切岭边坡坡比I:2.8-5不等"主要地层为:①(QJ)层素填土:主要分布于切岭段坡顶及坡后,坡面受人工及不良地质活动影响零星分布.其岩性与切岭段地层基本相似。坡顶表层一般为粘土夹砾石、卵石,厚0.5m左右,中部一般为粉质粘土、粘土,软可塑.结构较松散•湿~很湿,含水丰富。②(QF层重

3、粉质壤土、粉质粘土:灰黄、棕黄夹灰色,硬可塑.稍於湿,上部含水较丰富,下部含水较少,具中尊膨胀性。③(Q:)层粉质粘土、重粉质壤土:含铁锈.浅棕红色,硬可~硬塑,一般硬塑,稍湿,含水少,透水性差,但已岀露的上部,因干裂•苴缝中含水较多(以下各层凡已岀露的,干裂缝中含水较多),易碎,具中等膨胀性°④1(Q:)层粉质粘土、重粉质壤土:土质不均,夹少15灰色次生粘土,含铁猛、钙质结核.棕黄色,硬可~硬塑,稍湿,具中等膨胀性。@2(Q-)层砾质粉质粘土:夹少量次生灰白色粘土,主要含砾砂、砾石、铁猛、钙质结核,从上到下含量逐渐变大,最高含量达30%以上,最大粒径达50mm左右,棕黄色,硬

4、塑,稍湿,具中等膨胀性°®KQ-)Jg中粉质壤土:夹砾砂、砂粒,•棕黄、灰白、棕红色,硬可塑,稍湿,含水稍少,透水性稍低。⑤2(Q[)层粘土、粉质粘土夹卵砾石:灰白、棕红、棕黄色.硬塑,稍湿.局部存在裂面,含水少,透水性极低,具中等膨胀性*⑥1(Q/姑土、粉质粘土:含较多次生粘土,敬I色,硬塑,稍湿,含水少.透水性极低,属中峯低压缩性土,具中等珈性。®2(Q-)层砾质粘土、粉质粘土:含较多次生粘土,主要含砾石、砂砾,棕红色,硬塑,具裂隙,稍湿,含水少,透水性极低,属低压缩性土。孔比干3・・皮_澎一含内備内個ffift压ffi_d*自讯率pa)-胀*膨(50力胀膨蠶力%%KPa1

5、KPa-度--IK垂水-paK%一-MPa值BJ半一一4-3222J064••1.667O58.17♦门39.19•2919.5619.65a•579•92.73值均23.22.031.6559639$H.5514•38810.3$610.■60.8164.1值均Oy2022.1.65.661O356.719.540.629.165•12H268067.75494ffl«Jf.52.06707.617•72204•O.82.$14.04•7fftKJ平4•2198•765O728.3$2n28.309922904m一827.19654•7•73O14363.19.4217264

6、57.二收稿日期:2005-11-15修改日期:2006-4-20作者简介:王®(1979.11-).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勘察工作。3滑坡处的物理力学特征(见表1)4滑坡稳定计算及成因分析(1)根据滑坡土体破坏机理和变形特征.滑带上体一般均经历多次剪切滑动.最后依靠残余强度达到新的平衡来稳定,(2)由于影响土体滑动的因素多冃更杂.试验室所得的强度指标往往不能完全反映滑动面上上的实际力学性能:为保证强度指标的准确性.可用总应力法或有效应力法反算临界滑动状态下剪切强度C、©值,Kc=(2W.COSajg©+(1/b工厶C))/工W^ma,式中:叱一一为土条的单宽重量;口一为

7、滑弧切线与水平方向夹角.滑动部分为正.阻滑部分为负;为了得到合理可靠的计算参数.对已滑边坡进行了反算,得到剪切强度C、</>值;对以后的滑坡稳定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以下已滑边坡的计算,K均取1.0,见表2斤号位»滑动面強度备注C(knm?)11-74淆坡236.0右^19*800-214000■IV-89滑坡276.0左19*720・2(M)5O3W96滑坡4.16.0尼岸19^65()-19.7204业9俩坡346.0左岸19“50・19・7W平均3.16.04.3滑坡成因探讨滑坡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