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

ID:43785742

大小:9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4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_第1页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_第2页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_第3页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_第4页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从财政制约的角度切入中国人民人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尤陈俊2013-3-1018:10:05来源:《法商研究》2012年2期【内容提要】由于受治理理念和财政因索等的制约,清代官方始终没有通过增设包括州、县官在内的常规官僚方式來积极应对当时主要由于经济社会生活曰益复杂和人口渐繁而不断扩大的民间词讼规模。在这种简约型司法体制之下,一旦词讼规模超过官府理讼能力所能应对的范围,就会被纳入“健讼”Z类的主观评价话语而予以谴责。因此,淸代所谓的“健讼”之论,既是对官府理讼能力与民间诉讼需要之间张力不断拉大这一•现实的话语体现,

2、也是当时的司法体制在“制度资源”逐渐无法有效应对社会情势变迁之时川來弥补其正当性的一种“话语资源”。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种种微妙关联对于我们思考当代的司法状况不乏启示。【关键词】健讼/清代司法/简约型司法体制/理讼能力/财政制约一、清代我国的“健讼”Z风虽然“嚣讼”、“健讼”Z类的词语早在宋代就开始出现在史料和一些司法文书Z中,①但其在明清时期显然出现得更为频繁。对二十五史屮出现的“健讼”、“好讼”等词语所作的统计结果显示,“好”“讼”两字连用的记载最早岀现于《宋史》,其后呈现总体增多的趋势,即《宋史》之中出现3处,《明史》之屮岀现1处,《清史稿》之屮岀现9处(具体以“民好讼”、“俗好讼”、

3、“民俗好讼”等字眼出现);而“健讼”一•词在二十五史中总共出现14处,除《金史》和《元史》之中各出现1处外,其余的12处皆出现在《清史稿》Z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俗健讼”Z类的具体表述。②由此对见,“健讼”和“好讼”两词在《淸史稿》中出现的次数远远高于淸以前的诸部正史。虽然这些词语的出现频率可能与史书编纂者各的语词使川偏好差异有关,但上述统计事实也说明清代社会受“健讼”Z风的困扰尤为严重。宋代以降,尤其是白明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鴉域内那些纷纷涌入各级衙门的大量词状不断昭示着诉讼止在日益嵌入越來越多民众的日常生活Z中。③与此同时,“健讼”、“好讼”之类的文字记载,也在各地方志之中俯抬皆是。道光年间

4、山东省的一份县志曾描述了当地的“健讼”风气:“乡愚无知之民,一有不平,辄尔兴讼,不量事之人小轻重,竟罹法网。有竞毫末财利者,有逞一时小忿者,冇口处浑昧受人主摆弄者,更有无良奸徒乐观他人败坏、唆民致讼、于小取利者,虽屡加惩治,种类终难断绝”。④而这不过是各种地方志之中关于"健讼之风”、“好讼恶习”的众多记载中的一则而已。一份根据来口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东7省的150余部地方志(涉及200多个州、县)所做的研究显示,具中写明当地“健讼”的地方志有70多部,而在江南地区有诉讼风气记载的70多部地方志中,明确记载“健讼”的有57处Z多。⑤另一份对淸代江苏、上海、山东、广东四省(市)的

5、284种府志和县志所做的统计显示,其中有95种谈及当地当时的好讼风气。⑥在此必须指出的是,对清代的“健诉”Z风我们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冃不说由地方官绅主导编纂的地方志常估有粉饰太平的倾向,因而有可能对其地的讼风轻描淡写乃至避而不论,就说那些“寡讼”话语所描述的社会景象也耒必皆属实情,实际上也可能是对当地“健讼”之风所做的一种文字掩饰。这一结论的得出并非毫无根据。例如,光绪年间纂修的福建《长汀县志》记载,虽然明代“天崇以來,凌夷殆甚,科名星落,城社烟墟,讼狱繁兴,奸尢迭见”,⑦但“幸我朝道徳齐礼,俾斯民革薄从忠,男女严峻其防,廛无幸货Z妇,穷乏犹知所耻,衢少伏地Z乞,室无怨旷,了女不鬻外乡人,

6、各治生丁男绝鲜游浪,奢汰不竞,凶讼少闻”。⑧然而,根据17世纪的汀州府(下辖长汀县等多县)知府王廷抡所言,汀州早在康熙年间便“越控之刁风实繁”:“汀属之劣衿势恶,皆藉刁笔以谋生,恃此护符,专以唆讼而网利,更有宁化、淸流两邑Z流棍,半皆驾舟于南台,上杭、永宁两县之奸徒,又多贸易于省会。此辈熟识衙门,惯能顶名包告,与讼师串通一线,指臂相连,辄敢遇事生风,便得于中诈骗。每有山僻之乡愚,以一口之微嫌,希图捏词以嫁祸,或因情词妄诞府县未经准理者,或因审出真情已经薄惩反坐者,或因自知理屈难以取胜未经控府告县者,-•遇若辈扛帮,无不堕英奸术。内用讼师Z簸弄,外有包棍Z引援,遂饰小忿为大冤,或翻I口案为新题,

7、口角争端动云捆锁吊拷,地界接壤指挖冢抛骸,川土Z交易未清便言霸占,钱债Z利息不楚捏告诈赃⑨从王廷抡所著《临汀考言》Z中记载的案例看,长汀县民诬告缠讼成风,社会上呈现的根木不是“凶讼少闻”的景象。因此,“健讼”Z风的区域分布很可能要比依据地方志Z文字记载所做的统计更为广泛。当时的官员及其幕友们,更是对所谓的“健讼”Z风耿耿于怀,纷纷在官箴书、官府布告和公务禀文中予以强烈谴责。而江西、湖南以及湖北等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