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ID:43792632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4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1页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2页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3页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4页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摘要:历史街区关联着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城市特色文化的形成。区别于单体文物建筑的价值,历史地段环境和秩序的整体性决定历史街区更具广泛性、多层次的意义。一般性历史建筑是构成城市文化和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对其保护与再利用进行研究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通过対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当前城市更新屮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尝试为历史街区和一般性丿力史建筑保护找到更适合的、更符合城市发展的新道路。关键词:历史街区、集体记忆、一般性历史建筑、建筑保护中图分类号:G267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进化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模式与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城市的形态不断地进行更新运动。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动下,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一方面城市化水平在经济人发展的背景下快速提高,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美化城市环境和复兴旧城中心经济,而另一方面若引导控制不当,其则成为摧毁城市历史文化的力量。正如我国过去一段时期的旧城改造,由于某些城市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准绳,对保护丿力史文化观念的淡薄、管理机制的滞后,造成一批有价值的历史街区遭到破坏

3、,仅留下一些重点文物建筑成为城市断点,而城市的特色风貌也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而近几年来合理进行城市更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延续城市文化的连续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重点单体文物外,优秀历史街区还应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很多一般性历史建筑在城市内数量大、分布广,且很多都可正常使用,它们承载着集体的多维价值和记忆,是构成城市基本风貌的基础性建筑。2丿力史街区的价值和国际相关保护的发展相对于单体文物建筑的价值,历史地段环境和秩序的整体性决定历史街区更具广泛性、多层次的意义。从物质层面讲它是城市历史传统风貌(形态、景观等)的片段;从文化层

4、面讲它是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习俗节FI等)的缩影;从城市职能方面看则是历史上和市民交往和社会生活事件的“孵化器”和载体。简言之,历史街区关联着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城市特色文化的形成。以法、英为代表的西欧发达国家以及像日木的亚洲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各自颁布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相关规划法。其也是在经历了自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激进式”的城市更新方式使旧城更新陷入更深层次的恶性循环后,才衍生出合理的更新模式。其间以波兰华沙和德国慕尼黑采用的按历史面貌回复古城取得了巨大的成效。7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的更新运动转向小规模“

5、渐进式”的开发模式。尊重和完善IH城区的社会结构体系和形态肌理;重新确立人再城市中的主导地位,恢复街区的规模尺度和完善街道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强调公众参与的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和“自主更新”;建立有效的保护城市文化风貌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o1976年联合国《内罗毕建议》的的问世,标志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I韦I从《雅典宪章》的“文物古迹”和《威尼斯宪章》的“文物建筑所在地段”概念扩展到历史街区这一范畴,保护层面从实体物质形态的保护过渡到注重城市传统文化等非物质形态更深层次的保护。2我国城市更新的历程和历史街区现状及保护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经济迅

6、速复兴。开放性新区建设如火如荼,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就成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孑盾。众多古迹古建传统风貌的破坏现象得以抑制。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显现:新区用地开发的日趋饱和,旧城中心的持续吸引力让部分投资者将开发转移到旧城区。山于经济政策导向与公众保护意识的薄弱,致使全国范围内大拆大建的开发现象屡屡发生;而容积率的高指标和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政策,使得高层建筑与传统街区在不停地争夺用地。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空间格局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建设行破坏”跟酋方早期“推倒重建”的更新运动如出一辙。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7、和国文物保护法》(后称《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细则》等相关法规,同时国务院也相继公布了三皮国家丿力史文化名城名单,并提出“丿力史文化区的保护”概念作为补充,标志着我国的城市保护制度开始形成文物古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双层保护体系。然而,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历史保护风貌区及有价值的得不到应有的保护。2.2方式单一与资金欠缺我国大量的建筑遗产在我国限制性极强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只能有博物馆化的单一再出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场史建筑数量不断增多,这种单一的保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分析原因就是缺乏具体的鼓励性公共政策的配套,

8、政府投入只用于改造试点。而《文物保护法》也规定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和保养是由使用人和所有人來负责。而目前历史建筑的使用人或产权人,大多数是无力担负保护性维修费用。部分有经济能力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