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ID:437962

大小:1.59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7-08-02

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1页
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2页
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3页
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4页
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6500DWT近海多用途船结构规范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多用途船是指具备多种用途功能的船舶。广义上说,凡能装运两类以上货物的船舶都可称多用途船。不过,一般所讲的多用途船是特指多用途干货船。干货的品种很多,按其对船舶性能及设备等的要求可归纳成五类,即件杂货、散货、集装箱、重大件货及滚装货。多用途船均经过特别设计,能满足载运多种货物的需求。多用途船在70年代到80年代是黄金时期,但在随后的10几年里,订单数目急剧减少,多用途船的货源面临散装杂货船和全集装箱船的侵蚀,但是多用途船仍然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2、,在船舶尺寸,适应货物的多样性,经营灵活性和装卸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使其能在散装杂货船以及全集装船这两者的“夹缝”中生存,神之在两者的“空白地带”发展。大型的多用途船具有较大的集装箱接受能力和较大的包装容积能够装载大型货物和工程上的笨重货物,起重机容量可高达80T,另外航速也不慢,对类似的集装箱船造价也低。特别是一些工程货物要求的市场,多用途船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多用途船对于其他船型来说,有其无法被替代的优点。多用途船不仅可以运输各种体积小、重量轻的袋包装货、托盘货等,也可以运输大尺寸的货件和重物,如汽车,小型的船等。甚至某些时候可以替代集装箱船,散货船,是不可多得的船型。随着我国经

3、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并且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全国各个地区都在积极的建设公路,立交桥,铁路等来发展运输业。对沿海沿江地区较内陆地区来说,有相当大的优势,在沿海沿江地区,可以由货船来分担很大一部分的交通运输的重担。另外相较于陆地交通运输,海洋交通运输有运输量大,耗能小,运距长,运费低等大量的优势。因此,发展海洋运输业将会是以后的运输行业中的重中之重。目前,虽然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影响船市,但是今年的船舶订单量已经较去年上升了许多,中国船舶的订单量也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45本科毕业论文目录在世界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船舶制造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相当重要

4、的一部分。在船舶制造方面,我过的船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与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的先进造船技术相比,我国在造船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很大的落后于这些国家,中国的造船行业犹如孩童般刚刚起步,我国的船厂大多只制造船舶的外壳,管路等一些较为简单的方面,对与船舶内部的工具建设水平不高,60%的船用内部设备需要靠国外进口,中国的经济在日益发展,因此,航运设备的技术含量的提高迫在眉睫。面对世界船舶建造业向技术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必须面对更人性化生产对劳动保护、环境控制和资源节约的要求,重在崛起的中国船舶工业的装备、建造和设计技术必须实现现代化和自主化。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确

5、定设计船的排水量、重量重心计算与主尺度;2、型线设计;3、总布置设计;4、基本结构设计与强度规范校核。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确定设计船的排水量与主尺度方法:根据仿氏变换确定主尺度、排水量。2.重量重心计算方法:参照布置草图根据各部分重量及其重心列表计算各装载状态重量重心。3.总布置设计方法:根据任务书要求参照母型船资料绘出总布置草图。4.绘制总布置正式图四、参考文献[1]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设计实用手册(总体分册)[S].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2]《船舶科技简明手册》编写组.船舶科技简明手册[S].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7.[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

6、验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4]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R.Munro-smith.Merchantshipdesign[M].1964.[6]杜忠仁.运输船舶金属船体重量的估算方法[J].上海造船,1996(1).[7]薛安国.多用途货船的主尺度和船型系数[J].船舶工程,1980(2).[8]盛振邦,杨尚荣,陈雪深.船舶静力学(修订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2.[9]顾敏童.船舶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7、,2008.[10]D.G.M.Watson,A.W.Gilfillan.Someshipdesignmethods[J].TheNavalArchitect, 1977(7).[11]CedricRidgely-Nevitt.Theresistanceofahighdisplacement–lengthratiotrawlerseries[J].Trans.SNAME,1967(75).45本科毕业论文目录[1]J.Dawson,G.R.Thomson.Modelexperi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